曾有人向张瑞敏请教:“企业家首先应该懂哪些知识?”
张瑞敏回答:“要懂哲学。”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属于玄而又玄的冷门学科。
一个企业家,不是应该专攻经营、管理、市场等“实用”知识吗?
说要重视哲学的这位回答者,应该是相关学术研究人员吧?
可事实上,张瑞敏本身就是一位企业家,而且手上的企业还不小,品牌价值高达4575.29亿元。
(张瑞敏)
《道德经》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创业的这家公司情况,恰合此意:
从几近**,到起死回生,再到屡创辉煌,成为世界500强。
他刚接手时,公司亏空147万元;执掌37年后,在2021年,公司营业额高达3327亿元。
张瑞敏有何神通,能让一家公司从无到有,从有到一,再生万物呢?
1949年,随新中国一同出生的张瑞敏,成长在山东莱州一个普通家庭。
母亲是那个年代的大家闺秀,颇有学识涵养。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张瑞敏耳濡目染,身上自有一股子儒雅气质。
六十年代,青春年少的他,作为老三届学生,随时代沉浮。
该上学的时候没机会求学,在大浪潮中上山下乡。
张瑞敏天生一股韧劲,虽失去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没有放弃学习。
在动荡的大环境中,他始终坚持上职工夜大,弥补文化缺失,勤学苦读五年。
良好的文化修养,加上顽强的实干精神。
张瑞敏的事业,从工人阶层起步,一步步做到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
常年的基层经历和经验,让他对困难企业的问题,了解得比较清楚,把控比较准。
因此,他才被选中派往青岛电冰箱厂当厂长,即海尔集团的前身。
这个厂的情况就十分困难。
(年轻时候的张瑞敏)
张瑞敏本是青岛市家电公司副总经理,深受领导赏识。
而这个冰箱厂,在他来之前,已经换了三个厂长。
工厂异常凋敝,产品严重滞销,生产设备老化,员工纪律涣散。
全年营业额仅348万元,而亏空竟高达147万。
用张瑞敏的话来说,就是“已经烂到底了”。
这么个烂摊子,谁都不愿意接,张瑞敏也不愿意。
但没办法,摊子落在自己手里,只能自认倒霉。
他很实诚地说:
“别人都不愿意来,所以我只好来。到底行不行,我心里没有底。”
就这样,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走马上任,成为冰箱厂的新领导。
虽然来之前,他已做好思想准备,但真到现场,还是不免吃惊。
80年代,光天化日的工厂里,居然还有人在车间随地大小便。
张瑞敏震惊之余,深入了解后才知道:
工厂就一个厕所,建在车间外面,路是泥地,遇到下雨天,根本走不出去。
人有三急,只好就地解决。
还有偷窃问题,也是屡禁不止。
有天晚上,一个工人从窗户爬进车间,偷走一箱零部件,第二天被揪出来。
保卫科的人出主意说,把窗户钉死焊紧,这样就没法偷了。
但张瑞敏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
“窗户钉死,他还会从别的地方进来。”
长久之计在于人心。
厂里已经半年多没发工资,工人没米下锅,又看不到改善的希望,难免顺手牵羊。
张瑞敏刚来没多久,收到的第一份见面礼就是53份请调报告。
这种情况下,人心都不稳,谈何生产?
攘外必先安内,张瑞敏立马出台一份管理规定,整顿纪律,即有名的“海尔十三条”:
不准迟到早退旷工、损坏设备、偷盗财物、带小孩和外人进厂……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还写上了:
工作时间不准喝酒、睡觉、赌博等一系列。
现在看来理所当然应该遵守的上班规矩,可见当时厂里风气之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