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图
继凑凑之后,2017年,推出“呷煮呷烫”冒菜外卖品牌;2019年,推出高配版呷哺呷哺——in xiabuxiabu,人均客单价100左右;
2020,推出“light pot”的新店模型,新增茶饮专座、呷酒小馆,KTV;2022年,推出烤肉品牌“趁烧”,客单价250元左右。
结果,呷煮呷烫市场反响一般,in xiabuxiabu未能达到预期,light pot也没了下文。
按照贺光启的设想,烤肉赛道缺乏头部品牌,趁烧未来有望稳坐头把交椅,成为行业领军者。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由于人均客单价过高,截止2024年3月,趁烧仅剩5家门店还在营业,没能实现贺光启的宏愿。
至此,呷哺呷哺不仅没有实现品牌升级,反而经过一顿“*操作”之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网图
那呷哺呷哺这么做,到底图个啥?
之所以会做这些尝试,如果往深了挖,其实源自管理层的矛盾。
创始人贺光启想走高端路线,但呷哺呷哺行政总裁赵怡主张走亲民路线,通过便宜的客单价,吸引更多的客群,从而提高翻台率。
赵怡的想法,悖离了贺光启品牌升级的初衷,这场矛盾最终以赵怡离场宣布终结。而在此之前,凑凑创始人张振纬也已辞职。
管理层之间的分歧,高层的频繁异动,使得呷哺呷哺多年来定位摇摆,一直在试错、交学费,陷入了增长困局。
而这期间,后来者“海底捞”把服务和口碑做到了极致,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海底捞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56.5%;2020年,即使受口罩影响,营业收入仍然高达286亿元,同比增长7.8%。
反观呷哺呷哺,只能望其项背。
如果说价格上涨、品质被诟病,导致呷哺呷哺逐渐失去“民心”,企业定位的不断摇摆,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则使得呷哺陷入增长困境。
那么,餐饮市场的格局变化,对于呷哺呷哺来说,则是又一记重击。
火锅赛道,历来是中国餐饮品类最大的赛道,市场规模近千亿。
庞大的市场规模,再加上入局门槛低,引得无数玩家蠢蠢欲动,企图在火锅赛道分一杯羹。
近年来,品牌餐饮巨头接连下场,布局“一人食”小火锅,威胁呷哺呷哺霸主地位。
网图
比如:火锅品牌巴奴,推出“桃娘下饭小火锅”,主打人均29元小火锅;快餐品牌吉野家,在8座城市,11家店铺新增“自助小火锅”;
和府捞面,也开始卖6款小火锅;餐饮品牌老乡鸡,在店内上新38元鸡汤鲜蔬小火锅……
论品牌,巴奴、吉野家、和府捞面、老乡鸡,个个来头不小,品牌影响力不容小觑,供应链体系也非常成熟;
论价格,无论是29元的桃娘下饭小火锅,还是38元的老乡鸡小火锅,价格不到呷哺呷哺的一半。
如此一来,呷哺呷哺昔日性价比高的优势,已然不复存在。
更何况,经历了口罩这几年,火锅赛道涌现了新的产品形式。
以前,我们绝大多数人去外面吃火锅,都是直接去店里吃,按需点单。但口罩期间,美团、盒马、每日上鲜等平台纷纷推出了“火锅到家”的服务,在家就能买到火锅底料、火锅食材。
自此,要想吃火锅,到店就餐,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