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属于我国的传统宗教,尤其是在唐代,道教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巅峰时期。因为在唐朝,道教不仅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关于道教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士的行为有过多的限制,但道士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密,还会因为世俗家庭的一些角色存在相应的权利任务。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唐代道士与家庭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道教发展离不开皇室支持和相应的管理制度1.唐王朝的支持
唐朝的历代皇帝都非常尊崇道教,在高宗、武则天时期,就有“公主入道、投龙”等一些崇道活动。
如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下令由宗正寺来管理,极大的提高了道士在当时的地位。此后在玄宗时期,玄宗也对道教十分信仰,因而崇道风气更加旺盛,随后玄宗还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极大推进了道教的发展。
如玄宗曾在多地修建玄元庙,还组织编写了历史上首部道藏《开元道藏》。除此之外还下令汇集全国各地的有道之士,把有名望的道士直接举荐到朝廷当中。在唐王朝的大力支持下,道教开始不断的扩张。
2.有效的道教管理法
唐代道教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为了更好的管理道士,避免出现滥度的现象,唐朝实行了度牒与道籍制度,同时还实行宫观制度,为道士专门设立了宫观,要求他们在道观中居住,并且规定宫观中道士女冠的人数,还对观道士的外出有一定的限制。
除此之外,在法律上也有关于道士的条例,例如《唐律疏议》中有“私入道”条,以此来禁止道士女冠私自入道,如若触犯会比普通人受罚更加严重。之后唐朝政府还在世俗礼法上约束道教,例如按照封建制度要求道士致拜君亲,同时也用道教内律来多层约束,对于犯戒的道士进行严厉惩罚并让其勒令还俗。
二.唐代道士与家庭之间的特殊关系1.如何与家人联系
道教律法规定“出家之人,与俗既别,置观立舍,不得与俗人及家口寄住”。唐朝规定道士必须出居宫观,当时唐玄宗也曾下令让众道士都入住宫观。在这一时期,大部分道士都居于观中,只有极少数隐于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