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中规定,白茶加工需要通过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完成。
说它简单,也的确没问题。
比起要*青的绿茶,*青后揉捻发酵的红茶、普洱茶,以及*青、发酵并且还要焙火的武夷岩茶,白茶的工艺堪称纯天然。
不炒,不揉,不*青。
萎凋和*青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排出茶叶内多余的水分,保留下大量天然养分的同时,又让含水量达标。
然而,自然界的规律就是,看似越简单的东西,越复杂。
俗话说,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
想要做好一款白茶,蕴含了太多的细节。
如果只是单纯晒晒就能喝,白茶也无法跻身六大茶类之中,与其它五种茶类相提并论。
而作为消费者,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盲目地去买茶、存茶,大概率也会落得失败的下场。
《3》
白茶的制作过程,确实有晒茶这一步。
更专业的说法,叫作“日光萎凋”。
日光萎凋,是加工白茶最高级的方式,通过阳光,将茶叶内的水分大量排出,顺便带走多余的苦涩物质。
萎凋时所需要的阳光,是温柔的,柔和的,和煦的,伴随着阵阵微风的。
具体来说,要根据天气,风向,温度,茶青的老嫩度和耐受度,来调整时间。
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更不是晒一整天。
通常情况下,茶农会把采摘下来的青叶,薄摊薄晾在水筛上,再架起离地面70公分左右的距离,便于通风透气,不要闷坏娇嫩的鲜叶。
整个过程,都是温柔的,是缓慢的,而不是粗暴猛烈的。
另外,萎凋还要讲究时间。
早晨几点拿出去,中午几点收进来,下午几点再摊出去,晚上几点再收进来,都有明确的规定。
制茶师会根据当天的天气,阳光的强烈度,作出判断。
用心做茶,茶才会好喝,香气四溢,汤水稠滑。
恰当的日光萎凋,可以提升成品茶的风味。
让白茶的一些物质,在阳光加温的作用下,生成新的物质,更成熟,有别于刚刚采摘时的香气和滋味,就像青菜焯水的那种熟度。
至于说,想要靠阳光把茶叶晒干,达到国标中标准的含水量低于8.5%,难度很大。
不得不像晒咸鱼干、萝卜干,或者晒被子那样,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当然,既然是暴晒,而非正规的工艺流程,就不必薄摊薄晾在水筛上,也不必离地70公分摊晾,更不用时不时地观察阳光的强度,调整位置。
只需要拿一块布,铺在地面上,把茶青全部摊在上面,厚薄无所谓。
之后,就不需要太多关注了,放太阳底下晒干即可。
假如晒一天还不够干,那就连续晒几天。
早晨拿出来,晚上收进来。
这样做出来的白茶,就不是正常的白茶那样,鲜嫩翠绿,白毫浓密,茶香扑鼻。
在猛烈的阳光下,叶绿素会大量挥发,逐渐生出茶红素和茶褐素。
原本绿色的叶片,转变为了砖红色或红褐色,看起来毫无生机。
并且,由于养分受损,芳香物质减少,茶香闻起来非但不浓郁,不清新,反而很淡薄。
甚至于,还会带有闷味、渥味、酸味等一系列怪味。
喝起来更是糟糕,一点白茶的香清甘活,鲜香醇爽都没有,汤感寡淡,又苦又涩。
总之,工艺不规范的白茶,想成为一箱好茶,概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