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字大全中字怎么刻,刻字的正确步骤和方法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1-28 05:05:25

序称“严陵旧本字小且讹,乃易为大书,精加仇校,以私钱重刊之”。这是刻书出资人自己明确声称的“大字本”。此本十一行十九字,版框26.3×19.2cm,平均每字1.38×1.75cm。

另案,赵序称“字小”的“严陵旧本”即淳熙二年严陵郡庠(严州)刻本,后世学者谓之“小字本”。该本十三行二十四至二十五字,版框20.4×16cm,平均每字0.82×1.23cm,规格极其接近桐川郡斋中字本《史记》;且两书刊刻时间仅差一年,严州与广德军南北相隔不远。然则,就当时标准而言,严州本实为中字本。赵序称其字小,是与己刻的对比;不称“小字”,或许正是出于以上认识。

宋魏县尉宅刻本《附释文尚书注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字体风格与庆元间建阳黄善夫、刘元起等所刻诸史高度类似,宜为同时建阳坊刊。该本卷一末有刊语“魏县尉宅校正无误大字善本”,九行十六字,版框20.1×13.3cm,平均每字1.26×1.48cm。[19]

虽无序跋牌记佐证,但以下宋刻本被认为是蜀刻大字本,甚至可能是《沿革例》所云“蜀学重刊大字本”:《周礼》(静嘉堂文库藏)、《礼记》(辽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藏)、《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图书馆藏)。其面貌规格高度近似:八行十六字,版框高度23.5~23.8cm、宽度16~17.2cm。取《周礼》(23.7×16cm[20])为例计算,平均每字1.48×2cm。

以上诸例,恰好对应学界惯称的南宋三大刻书中心。与“中字”的情形同理,“大字”规格同样是一个区间,但因样本过少,所示数值区间(1.26~1.48cm)显然不足以体现南宋“大字”规格的全貌。大于1.5cm者,固属大字无疑;但低于1.25cm者是否为“大字”,“大字”下限是否与“中字”上限(1cm)衔接,仍待解明。

接下来,将以版心标注为证据,讨论未尽话题。所举实例,均有宋刻叶版心明确标注“大若干”、“大若干小若干”;若仅标“若干小若干”,无论字形实际大小,概不采入。同时,按南宋行政区划分列诸例,以观察不同地区刻书业的“大字”有无差异,或有何差异。

先看两浙东路与两浙西路。这是南宋刻书最发达的地区,下表所列实例却不多,盖因浙刻本较少在版心标注字数,即使标注,亦多是不分区大小的通算。笔者勘验个例极为有限,但可看出大致趋势:分计“大若干小若干”,约理宗时方在浙刻中兴起。

刻字大全中字怎么刻,刻字的正确步骤和方法(5)

江南东路刻书,标记“大若干小若干”者不多。南康道院本《仪礼经传通解》经元明递修,然确有宋刻叶(如胡臬、马忠等人所刻)标注“大若干小若干”。

刻字大全中字怎么刻,刻字的正确步骤和方法(6)

江南西路刻本的实例最多,且各时段均有分布,可见当地刻书业者与浙人不同,长期习惯分计“大若干小若干”。值得注意的是,此地刻书有规格较小的“大字”,尺寸下探至1.1cm。

刻字大全中字怎么刻,刻字的正确步骤和方法(7)

南宋福建刻本,以建阳坊刻为绝对多数。坊刻的情况复杂多变,下文将专门叙述,此处仅列出建宁府刻本1种,规格却在所举实例中为最大。另,存世蜀刻本很少在版心标记字数,偶有所见,亦为通计,只能从阙。

刻字大全中字怎么刻,刻字的正确步骤和方法(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