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鉴定方法图解,怎么鉴定岩茶的好坏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4-12 22:13:08

《2》

其实,这涉及到私人订制的难点。

前段时间看书,看到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观点。

“存在于我们脑海里的记忆,不一定是真实的记录。所有储存在脑海里的记忆,经过自我吸收与转化后,或多或少会存在美化痕迹。”

即,哪怕自己的记忆,也未必靠谱。

10年之前,8年之前,5年之前,在一个特别舒适的状态下,喝到了一泡口味风味特别好的岩茶。

喝完一次,念念难忘。

但很可惜,泡茶时顺手剪开泡袋后,就扔掉了包装。

这泡茶的来源信息,一概不详。

岩茶鉴定方法图解,怎么鉴定岩茶的好坏(5)

于是,再反复追念,牵挂在心后,只好向茶农定制口味。

但不论再怎么复刻,做出来的味道始终差了点。

这和记忆美化有关。

或许,这泡茶的真实口感并没有那么好,只是在多年“得不到”的匮乏心理下,自己心里对那泡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人与人之间,记忆与思考做不到共享。

单纯依靠只言片语的风味回顾,当然不能做出和原来一模一样的风味。

岩茶鉴定方法图解,怎么鉴定岩茶的好坏(6)

《3》

到网上翻一翻留言,类似开篇的提问其实很常见。

“2018年XX家的牛肉是至今为止喝到过最惊艳的,今年能不能做出同样的效果?”

“前两年的黄观音做得不错,为什么感觉今年没有这么香?”

“带白霜,泛宝光,这种岩茶现在还有吗……”

前两个问题,涉及今夕昨夕的对比。

背后涉及到年份生产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喝茶感受影响,暂且不好说。

但后一个问题,指向性很具体。

岩茶鉴定方法图解,怎么鉴定岩茶的好坏(7)

说实话,带白霜和泛宝光,这两点算不上多难的要求!

白霜,又称干茶起霜。

岩茶加工时,干茶焙到起霜是常见现象。

具体的干茶起霜原因,和做青、焙火都有关联。

岩茶初制加工时,需要揉捻。

摊晾摇青结束,叶片边缘碰出一圈红边,达到一定发酵程度时,再下一步就是*青。

放入*青机后,通过高温*青,能*死酶物质的活性,阻止进一步发酵,控制合理的发酵程度。

岩茶鉴定方法图解,怎么鉴定岩茶的好坏(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