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蛤蟆背色。
老一辈的茶人,对茶叶的颜色联想,大多是生活里的形象比喻。
除了叶底的蛤蟆背,干茶的蛤蟆背色,一看也很形象。
指岩茶干茶青褐之间,微泛着砂粒白点。
五、乌润。
焙到足火的岩茶,哪怕干茶颜色焙到转色,但不能漆黑无光。
而是乌黑、有光泽为好。
六、三节色。
干茶条索尾部呈现砂绿色,中间是乌色,头部微微泛红。
七、枯燥。
干茶干枯、没有光泽。
像入冬之后,路边的衰草,黯淡极了。
优质岩茶的叶底要软亮有光泽,在干茶条索上,也得看着有精气神。
不管颜色是绿是黑,一应要有光泽感才行!
《5》
按图索骥,和按照记忆去寻茶,难度大同小异。
横向对比看,不同款的岩茶,香气滋味有别。
从纵向角度对比看。
哪怕同一户人家、同一片小山场做出来的同一款肉桂、水仙、梅占、铁罗汉等。
前年喝,去年喝,今年也喝。
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茶”不同。
茶叶作为看天吃饭的产物,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很大。
当年的降雨量不同、气温高低不同、春茶季是晴天多还是雨天多?是否有经历冬寒与冬旱……
环环紧扣,综合作用。
决定每一年出来的茶,都是不一样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