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草作为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因其耐修剪,绿化美化效果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园林绿化中,根据气候类型可以分为暖季型草坪和冷季型草坪,其中冷季型草坪主要包括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草坪等,暖季型草坪主要包括狗牙根、结缕草等;虽然绿化效果较好,但是在养护中病害往往也不能小觑,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大面积枯死、坏死而影响观赏效果,因此在一年中应根据不同种类、不同时间段对草坪病害进行有效防治,下面就草坪主要病害给大家作一讲解,希望对园林同行有所帮助。
1. 白粉病
发生时期:5月中旬—11月上旬。菌源:白粉菌。为害部位:叶片、叶鞘、茎秆。为害草坪种类:多种禾本科草坪,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发病最重,危害程度5%。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株体内越冬,也能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冬。翌春,越冬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越冬的子囊孢子也释放、萌发,通过气流传播。在晚春或初夏侵染禾草,在草坪草上形成初侵染。夏季高温可以限制分生孢子的萌发,温湿度与白粉病发生程度密切相关。通常在春秋季发病较重。气温2℃上下就可发病,15~20℃为发病适温,当温度超过25℃以上时病害发展趋于缓慢。湿度越高对病害越有利,但雨水太多或连续降雨又对病害不利。草种和品种的抗病性及种植方式、有利病害发生的气象因素、不合理的水肥管理、荫蔽、空气不流通等都是诱发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重施氮肥的草地早熟禾上白粉病尤为严重。
受害后的表现:受侵染的草坪呈灰白色,像是撒了一层面粉,开始的症状是叶片上出现1-2cm的大小病斑,以正面较多,以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椭圆形绒絮状霉斑,初白色,后变为灰白色、灰褐色。后期病斑上有黑色的小粒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变黄,直至死亡。
2. 锈病
发生时期:4中旬—10月中旬。
菌源:锈菌。
为害部位:叶片、叶鞘、茎秆;锈病主要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和冠锈病。
为害草坪种类:草地早熟禾、 多年生黑麦草、结缕草等、高羊茅及狗牙根等,危害程度12.5%。
发病条件:该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夏孢子在病株上越冬,当温度在20℃至30℃时,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尤其是叶片湿润利于夏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当炎热的夏季一过,气温有所下降,加上空气潮湿,病害会迅速发生。据观察,当5厘米土层温度达到24.5℃时,病菌就开始侵染,随着温度继续下降,如果再有大量降雨,病害就迅速蔓延,几天之内,草坪明显枯黄。另外排水不良,夏季过多施用氮肥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