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病害与治疗方法,草坪病害一览表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4-22 20:10:17

为害部位:叶、鞘、茎,引起叶腐、鞘腐和茎基腐,危害程度82.6%;对根系的危害较轻。为害草坪种类:可侵染草地早熟禾、粗茎早熟禾、紫羊茅、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匍匐翦股颖、野牛草、假俭草、结缕草、钝叶草等。发病条件:褐斑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早期只要有几张叶片或几株草受害,一旦条件适合,没有及时防治,病害就会很快扩展蔓延,造成大片禾草受害形成秃斑。病菌以菌核或在植物残体上的菌丝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当土壤温度升至15~20℃,菌核开始大量萌发,菌丝开始生长。但直到气温升至大约30℃,同时空气湿度很高,且夜间温度高于20℃(在21~26℃或更高)时,病菌才会明显地侵染叶片和其他部位。由于丝核菌是一种寄生能力较弱的病菌,对于处于良好生长环境中的禾草,只能造成轻微发病,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只有当冷季型禾草生长于不利的高温条件下,即抗病性降低时,才会有利于病菌和病害的发展。因此,冷季型草发病盛期主要在夏季。由于此时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降雨多、草株上露水、吐水丰富,非常有利于病菌大量侵染,造成病害猖獗发生。丝核菌是土壤习居菌,主要以土壤传播,特别是在枯草层较厚的老草坪,菌源量大、发病重;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田间郁蔽,小气候湿度高;偏施氮肥,植株旺长,组织柔嫩;低修剪;灌水不当等因素都为病害流行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草坪病害与治疗方法,草坪病害一览表(9)

受害后的表现:发病部位有梭形病斑,边缘红褐色,中心灰白色,开始先出现2~3cm的圆形病斑,随后枯草圈可从几厘米扩展到几米左右;由于枯草斑中心的病株较病株恢复得快,结果枯草斑多呈“环状”或“蛙眼状”,即中间绿色,边缘枯黄色;清晨有露水或湿度较大时,还能看见枯草圈外缘由新病株和菌丝组成的暗绿色至褐色的浸润圈,即“烟圈”;

草坪褐斑病为什么形成了“蛙眼状”?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最早发病中心,由于该病对根系危害较轻,地上部死亡,留下的根会出现最新的分蘖,并逐渐在恢复;而外部逐渐在危害,迅速扩大,9月份病害逐渐结束,但还能分清被危害的(因为危害部位是稀疏的绿草苗)

草坪病害与治疗方法,草坪病害一览表(10)

5、腐霉枯萎病

草坪病害与治疗方法,草坪病害一览表(11)

发生时期:5—9月份。菌源:腐霉菌。为害部位:根部、根茎部和茎、叶变褐腐烂,危害程度42.5%。为害草坪种类:早熟禾、剪股颖、高羊茅、黑麦草、狗牙根等。发病条件:腐霉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具有很强的腐生性,它通常存在于病残枯草、土壤或者同时存在于这两种介质上。腐霉菌的菌丝体也可在存活的病株中和病残体中越冬,高温高湿是腐霉病最适条件,病株水浸状呈暗绿色腐烂,有油腻感,倒伏,紧贴地面枯死;白天最高温度30℃以上,晚上最低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持续14h高于90%,腐霉病就可能大发生,氮肥施用过多,也容易造成腐霉病大发生。该病发展很快,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一夜就可毁掉整块草坪;该病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苗期(尤其是秋播的苗期),另一个是高温高湿的夏季。病害随水流、机械设备传播,球道上常呈条状出现。受害后的表现:腐霉菌可侵染草坪草的各个部位,芽、苗和成株,造成烂芽、苗腐、猝倒和根腐、根颈部和茎、叶腐烂。种子萌发和出土过程中被腐霉菌侵染,出现芽腐、苗腐和幼苗猝倒。幼根近尖端部分表现典型的褐色湿腐。发病轻的幼苗叶片变黄,稍矮,此后症状可能消失。成株受害,一般自叶尖向下枯萎或自叶鞘基部向上呈水渍状枯萎,病斑青灰色,后期有的病斑边缘变棕红色。高温高湿条件下,对草坪的破坏最甚。常会使草坪突然出现直径2~5cm的圆形黄褐色枯草斑。清晨有露水时,病叶呈水浸状暗绿色,变软、粘滑,连在一起,用手触摸时,有油腻感,故得名为油斑病。当湿度很高时,尤其是在雨后的清晨或晚上,腐烂叶片成簇爬在地上且出现一层绒毛状的白色菌丝层,在枯草病区的外缘也能看到白色或紫灰色的菌丝体(依病菌不同种而不同)。

草坪病害与治疗方法,草坪病害一览表(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