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做熟皮子,怎样制作熟皮子

首页 > 生活和情感 > 作者:YD1662023-04-20 08:04:14

小32开的笔记本上,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当年巩师傅的“来往账目”——西高村,为史畅和等12户人家硝皮子,最多的一户收了11张羊皮,其余两三张、一两张不等,共计45张。大南宋48户,共收65张皮子,其中两户是狗皮和兔皮。谷村22户,最多的一户收了6张,其中有一家还是猫皮……当时硝一张片子,视皮张大小,巩师傅收1.2、1.5、1.6元不等。

硝皮子,芒硝是“唱红的”,巩师傅用芒硝向来不用买。忻府区辛庄、忻府区与定襄接壤的兰台等村地处忻定盆地的盆底,地势低洼,过去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当地老百姓世世代代有挖盐土熬制土盐和芒硝的传统。忻府区有两个辛庄,为了区别,忻州百姓还把其中的一个称作“熬盐辛庄”。巩师傅年年给这些村里的农民熟皮子,谁也认得他,早早就把芒硝给他预备下了。到这些“熬盐”的村子拉芒硝的时候,巩师傅骑一辆加重自行车,带两条“毛口袋”,一条口袋能装120斤芒硝。后椅架上绑扎一根棍子,装满芒硝的两个大口袋一边一个拴、绑在棍子上,一路不歇蹬回大南庄。

巩师傅的小院里,靠墙并排放着三个陶瓮。一个用来清洗羊皮,两个用来泡皮子硝制,每个陶瓮能泡三四张羊皮。巩师傅说,当年营生多的时候,院里一溜摆开十几个陶瓮,最大的陶瓮一人来高,能泡十六、七张羊皮。

最简单做熟皮子,怎样制作熟皮子(13)

▲泡皮子、硝皮子用的陶瓮

硝皮子,第一道工序是浸泡、清洗和脱脂,将生皮子在配碱的温水中浸泡、搓洗,把皮张上的油脂、污物清除干净。

第二道是配硝水,一张羊皮配二斤半芒硝,按比例将芒硝倒入瓮中的清水。

第三道是关键工序——下瓮熟制。将皮子慢慢放入陶瓮中的硝水,待整张皮子浸透后,一手捏住上部慢慢提起,另一只手从上往下挤出硝水,再浸、再挤,重复三次。皮子在硝水中浸泡三天后,倒进熬好的小米粥,一张羊皮熬一斤小米的粥。此后三四天,须每日早晚在瓮中将羊皮翻动一次。然后将皮子提出沥水,刮除皮下残余油脂、污物,重新放入瓮中。皮子品种不同、大小不一、气温有高有低,硝制天数也不固定,一般用时15—20天。

第四道工序——起瓮、晒干、铲皮。将起瓮后的皮子沥去水分,挂在木杆或绳索上晾晒。晒前把每张皮子的头、尾、腿拉直拉平,先晒皮板,后晒皮毛。彻底晒干后,又要在皮板上喷水,湿润皮板,为下两道工序“钩”“铲”皮子做准备。只见巩师傅气沉丹田,猛吸一口水,“噗”——喷在皮板上。把皮板均匀喷湿后,将皮子轻轻卷起来置于阴凉处,捂一天待皮子“吃水”。第二天再喷一次“复二水”,就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钩皮子”了。

最简单做熟皮子,怎样制作熟皮子(14)

▲喷水湿润皮板

硝皮子的工具比较简单:泡皮子的陶瓮、水缸,梳理皮毛的大铁梳子,“钩”皮子的木钩,铲皮子的铁铲。

铁梳为五指爪,不看巩师傅操作,不知道这铁梳是干什么用的。猛一看,铁梳像一件“独门兵刃”。“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巩师傅的五指爪大铁梳子,很像古代“十八般兵刃”中的“抓”。

最简单做熟皮子,怎样制作熟皮子(15)

▲钩皮子

“钩”,是为使皮子柔软,方便下一步的“铲”。巩师傅用上好榆木制作的“钩子”,形似鹿角,又像一个大号的弹弓。木钩右手握处,四、五毫米深的凹痕清晰可见,磨得光滑细腻。巩师傅把皮子挂在搭好的架子上,左手揪紧皮张,右手紧握“钩子”,脚踩跟“钩子”连在一起的绳圈,脚手配合,从上至下钩来钩去,直至皮板纤维松弛、达到柔软状态为止。

最简单做熟皮子,怎样制作熟皮子(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