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范进中举说明了什么道理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4-24 19:40:06

《范进中举》是中学语文必学科目,无论是范进中举前后自身的酸腐、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张乡绅的殷勤结交,都显示着“举人”这个名头在清朝的分量。

稀罕的举人老爷

受现代小说、影视作品的影响,我们认为中国古代读书人,起码得中个进士。但是,为什么范进只是中举,就被胡屠户称为文曲星下凡呢?中举后的范进可以做到什么样的官呢?

吴敬梓所写《儒林外史》虽然假借明朝,其实根据的是清朝背景。因此,范进中举反映着清代读书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小说中,范进最后中了进士,甚至做了山东的学政,但这些都是简单带过,远没有他中举时写得精彩详尽。

范进中举,范进中举说明了什么道理(1)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

在清代做官的群体中,最正统的有四种出身:举人、进士、五贡、荫生。

范进中举,范进中举说明了什么道理(2)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作为实打实经过科举的举人,虽然不如进士荣耀,也是科考下各省的拔尖人才。一名读书人,要先成为童生,由童生参加县试、府试而成为秀才;秀才参加本省组织的乡试,通过后方为举人;举人入京参加会试,通过后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殿试,由此才算得上是进士。

在清代如果无特殊情况,各省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小说中,范进属于广东人士,清初顺治年间,广东每届乡试只能取90余名举人,到了乾隆时期改为72人的名额,所以,范进中了广东乡试的第七名,是一个很高的名次。

成为举人也就初步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所以平日里高高在上,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才会来和范进叙情,并且一出手就是五十两银子、一所三进宅院的见面礼。

范进中举,范进中举说明了什么道理(3)

清代科举考试

为举人打开的一扇门

只是中举,又不是进士的范进能得到什么官职呢?

按清代乾隆年间的规定,举人如果参加会试三次,都没有考中进士,朝廷会为这些落第举人开启一扇新的大门——大挑。

所谓大挑,就是将符合上述条件的举人以二十人为一组,由皇帝指派王公大臣对他们进行当面选拔。但是这次改变举人命运的选拔,一不看学识,二不拼文采,只是看这些举人的外貌条件。“相貌魁伟”是唯一的评判条件。

因此,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范进时,才有“你不看见城里张府(张乡绅)里的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样尖嘴猴腮,也应该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恶毒话语。

范进中举,范进中举说明了什么道理(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