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国历时十年终于灭掉六国,统一了华夏,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可仅仅14年后,秦朝便因秦始皇的突然死去而分崩离析。
后世普遍把秦朝的短命归结于秦始皇的残暴和秦法的严苛,焚书坑儒、修长城、戍卒失期而斩等等,都是体现这一观点的证据。但是,汉朝沿用了秦朝的大部分法律和制度,却没有人认为汉朝严苛,秦法似乎也没有想象得那样令人无法忍受。
秦朝灭亡的原因肯定不会只有一个方面,在这里,我们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一下,秦国经过八百年的励精图治,终于达到统一后,却为何会陷入经济上的崩溃,从而导致天下人的群起攻之?
一、军功等于土地
秦国原本是一个西陲小国,最早的国君秦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而被封为诸侯。国君曾是打工人,封地又是与胡人接壤的蛮荒之地,难怪秦国一直被中原各国所轻视。
当时最高贵的一流诸侯当属周朝的宗室,比如周武王弟弟的鲁国,还有晋国、燕国、郑国等等。二流诸侯是周朝的功臣,比如姜子牙的齐国。最末流诸侯是东夷南蛮的非中原文化诸侯,比如楚国。不过,楚国一直奋发向上,学习礼乐积极,块头又大,最后终于融入了中原文化,升格为一流诸侯。
秦国一开始属于末流诸侯,处于朋友圈鄙视链的最底层。可老秦人不服输,反而激发了冲天的斗志,一步一个脚印,硬是打进了超一流诸侯的行列。在这个逆袭过程中,关键性人物是商鞅。
商鞅变法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但有一点需要了解的是,其他诸侯国其实都进行过类似的变法,内容也差不多,最大的不同是秦国变法变得最彻底,执行得最严。
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只为一件事情而活着,那就是打仗。耕是为战服务的,种出更多的粮食才能召集起更多的军队,取得对其他诸侯国的优势。古时候打仗,军队人数是最重要的,以多胜少是普遍性,以少胜多的战例因为太稀罕才会被大书特书。
为了鼓励将士们拼死作战,商鞅规定只有军功才能授爵,连秦王宗室都不能例外,所以史书称秦人闻战则喜,巴不得天天打仗才好。有了爵位便可以免税、吃好的、穿好的,甚至做官当将军,秦人自然会沉迷于战争而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