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不代表这个指标无效。PB倒数第二低的组,收益率反而最好,这实际上是因为PB最低10%的公司,基本上失去了成长性。
所以很多价值选股指标都需要跟其他指标配合起来用,PB和ROE单独看,区分度都不够,但“PB-ROE”却是一个经典的选股框架。
5/6、指标的叠加
还有一个粗看起来区分度比较差的估值指标——股息率指标。
但这个指标是否就没用呢?
作者认为,企业越来越喜欢用回购并注销股份的方式代替发放股息,可以避税,又能维护股价,所以作者又统计了另一个指标——*收益率,这个指标等于“股息率 回购收益率”。
结果最高的一组和最低的两组,区分度立刻就出来了:
这个数据也证明了,同样是*回报,回购注销对股价的影响强于分红,所以美股有实力、有维护股价意愿的公司,都更愿意选择回购。
很少有单一因子能够把超额收益的概率提高很多,因此,需要叠加各种指标,相当于多次利用条件概率以测试出更高先验概率的“选股因子组合”。
本书中回测了各种经典指标的叠加组合,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6/6、贝叶斯主义者没有信条
前面最有区分度的、也是最常见的指标PE,很多人可能觉得,我怎么不觉得PE指标有效呢?
概率是对所有时间的统计,但盈亏从来不是均匀分布,就会出现有时灵有时不灵,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叠加,如果没有科学的数据统计,你很难判断到底有没有效,什么有效。
本书中还统计了低PE策略的五年滚动年复合超额收益率在1964-2009年的分布:
期间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正收益,但在1990-1994年和1999-2000年期间,出现了两次时间较长的负超额收益,而且低PE策略在1990年代整整10年,表现总体上都不好,而这足以改变整整一代投资者的认知。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是1985年入行的投资者,在经历了五年PE有效期后,你可能觉得炒股很简单,就是找低PE的股票,其后十年里,你经历了两大段亏损,每次2-5年,你可能早就把低PE策略扔到垃圾箱里了,以至于错过了之后2002-2008年低PE策略大获全胜的阶段——23年的投资生涯基本以平庸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