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
在群雄割据时代,游侠、门客和政客上演了一幕幕精彩好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这四位大佬动辄门客三千,文臣武将,无所不包,鸡鸣狗盗,无所不揽。历史的天空里,这帮人没事就瞎折腾,可以说,如果皇帝政客占C位,游侠门客就占了小C位。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散落的门客游侠这个群体,又加入新成员,那就是六国的旧贵族。比如项羽,在楚国灭亡后,就曾跟着其叔父项梁,辗转游历过很多地方。当时的项羽,就算是一个游侠。除了项羽之外,韩信、季布等一系列秦末汉初的名人,也都可以划分到游侠这个团体当中。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清楚了,秦朝硬生生被这帮游侠整没了。
◐ 两汉兵武分流
到了汉朝,中国传统武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以战争为主的兵武和民间练拳、器械为主的民武。汉朝为对付北方匈奴人,大力提倡民间习武,强身卫国,这是汉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最强音的群众基础,想揍人,要自己拳头够硬才行。
西汉文景二帝的智囊晁错建议:“居则习民以射法,出则教民以应敌”,民间尚武之风顿起,武术理论也随之发展。据班固《汉书·艺文志》:“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其中被视为迄今所见最早的武术著作《兵技巧》曾提出:“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兵技巧》中有《手博》六篇,推测是当时的拳法专著,可惜具体内容已佚失。汉朝习武风气尚力,即所谓一力降十会,民间流行有“翘关”、“扛鼎”之法,与刘邦争夺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便有“力能扛鼎”,至今其老家宿迁民间仍流行扛鼎活动。
◐ 汉武禁侠
汉初刘邦对游侠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主要以为迁徙和监督为主。当然,当时西汉推行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的国家政策,对游侠过度打压也不太好。宽松的环境,造成了游侠队伍的迅速壮大和游侠活动的异常活跃,街上满是挎刀剑的武士喝酒聊天、鸡毛蒜皮、喝大了说不定还打一架,总之就是快意恩仇。
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当时比较著名的侠客就有朱家、田仲、五公、剧孟、郭解等,一般的侠客更是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当时汉朝帝都长安就聚集了大量的游侠,“乡曲豪俊,游侠之雄,节慕原尝,名亚春陵,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汉代的游侠的特点,是受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影响,讲究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管你什么法律朝廷,干就完了!
所以,游侠愣头青的气质和庞大规模,很快引起了中央皇权的重视,西汉朝廷感觉游侠力量是过于强大且黑暗残暴,明摆着就是涉黑团伙嘛,于是态度由容忍变为打击,而且,从战略层面看,国家统一后,国内要走安定发展的道路,作为战争机器和不稳定源头游侠集团没事瞎晃荡,以汉武的雄才伟略,看你顺眼才怪。
汉武帝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朝廷发了红头文件,要求全国家产超过300万的大款统一拆迁,搬到茂陵附近居住。但实际上,这次动迁就含着打击游侠的隐藏策略:像当时有名的游侠郭解,资财不到300万,郭解当时不仅结权交贵,还还收容了一大批社会闲散人员当小弟,黑白通吃,连当地政府也拿他没办法。于是,汉武要对他们动手,他们凭着自身实力当钉子户,结果被灭了族。所以,再强大的民间组织,一旦和国家杠上,只能说是你心里没数。
西汉之后是东汉,东汉由治变乱进入三国,此时身手不凡之人都成了英雄,如号称将星璀璨的三国武力王,中原第一猛将吕布,便擅长手搏,武艺出众。《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董卓)拔手戟掷(吕)布,布拳捷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