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开善精舍翻译,题新嘉驿壁翻译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25 15:35:52

唐僧西天取经,在十个藩国倒换关文,本系列已经解读了九个,天竺国是“西游列国”中的最后一个“西域”藩国。那么,天竺国究竟在哪里?大唐关文中,为何没有天竺国印?

第九十四回书中,天竺国阴阳官说过这样一番话:“今日初八,乃戊申之日,猿猴献果,正宜进贤纳事。”就是这句话,揭秘了天竺国也是写的大明。那么,天竺国故事中,《西游记》又将隐藏什么样的大明玄机呢?

留题开善精舍翻译,题新嘉驿壁翻译(1)

临近佛地,孙悟空为何忽然说心经

却说唐僧师徒从天竺国金平府旻天县逃出,一路西行,半个月后,又来到一座高山前。每遇高山,唐僧都担心有妖魔出现。孙猴子宽慰师父道:“这边路上将近佛地,断乎无甚妖邪,师父放怀勿虑。”

孙悟空所言非虚,过来这座山,就是天竺国。第八回书中说:“瑞霭漫天竺,虹光拥世尊。西方称第一,无相法王门。”如来佛祖,就居住在西牛贺洲天竺国灵山大雷音宝刹之中。朱元璋,字国瑞,天竺国这四句赞诗,就暗藏了“朱国瑞”。故此,“如来”二字隐伏的是大明二祖。“来”中有“重八”,“如”之“女”,即西梁女国,前文解读过,西梁女国寓意大明成祖迁都后的大明都城。

唐僧当然知道,到了天竺国,就等于到了西天佛祖的灵山。但是,唐僧却说:“徒弟,虽然佛地不远。但前日那寺僧说,到天竺国都下有二千里,还不知是有多少路哩”。都下,就是京都,也就是玉兔精冒充公主的那座城池。其实,此去天竺国都城,根本就没有二千里。如此,到底是金平慈云寺僧人说了谎话,还是有别的原因呢?

听师父这样说,孙悟空提醒唐僧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唐僧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

孙悟空说:“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唐僧不服,反问道:“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悟空道道:“我解得,我解得。”说到这里,师徒二人便不再争辩,也就是说,唐僧不解《般若心经》,孙悟空却是解得的。那么,猴头为何在即将到达天竺国时,忽然提到了心经呢?

留题开善精舍翻译,题新嘉驿壁翻译(2)

第十九回书中说,唐僧在高老庄收了猪八戒,出了乌斯藏,来到了浮屠山。在这里,唐僧师徒遇到了乌巢禅师。乌巢禅师传授唐僧《般若心经》,告诫取经人:“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唐僧果然遵照乌巢禅师之嘱,每日念心经,直到天竺国前。

但是,唐僧只是念念,恐怕还真不能解。孙悟空却是解得心经的,因为,他就是“心猿”。凭什么“心猿”就一定解得心经呢?这个疑问,还得稍稍说一说乌巢禅师。一句话,乌巢禅师就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暗喻的是泗州大圣朱元璋。

“月到天心处,风从水面来。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这是北宋邵雍的《清夜吟》。《西游记》以这首五绝,把一百回划分为二十卷,以此隐藏大明。天竺国故事中,依然以这首诗,暗喻了大明国运,预示了大明灭亡。

孙悟空是从灵山三星洞学得本事,然后,凭借这身本事,保唐僧西天取经。三星洞,就是“心”,“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讲的是“灵山之心”,也就是“斜月”。月到天心,即将西斜,心经,就是大明国运的暗喻。

留题开善精舍翻译,题新嘉驿壁翻译(3)

孙悟空是石猴,本文导语中提到的天竺国阴阳官所说的那番话,其中就隐藏了“石猴”。阴阳,即“明”,天竺国阴阳官说:“今日初八,乃戊申之日,猿猴献果,正宜进贤纳事”。初八,暗示重八,戊申,指的是洪武元年(1368年),这一年大明建立。戊,五行为土,石为土属,申肖猴,戊申就是石猴,石猴寓意大明建立,所以是“猿猴献果”。

乌巢禅师出场时,书中写道:“左边有麋鹿衔花,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乌巢禅师出现之地,就是“花果山”,《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暗喻的是凤阳。其实,孙悟空就是乌巢禅师,就是泗州大圣的另外一重隐喻符码。故此,孙悟空解得《般若心经》。有关乌巢禅师更多的隐喻,将以另文解读,此处按下不表。

唐僧每日念心经,实际上是念大明。石猴才是大明,故此,唐僧是不能解心经的。孙猴子到达天竺国之前,忽然提心经,这是因为,石猴又到了老家——天竺国,即天朱国

留题开善精舍翻译,题新嘉驿壁翻译(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