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学家司马迁的说法:中国自黄帝时代以来都有确切的纪年,但由于各种资料中纪年的说法并不统一,因此在司马迁鸿篇巨制的《史记》里面便没把这些不统一的纪年记录下来,随着后来历史的变迁就使这些不统一的纪年渐渐湮没失传了。如今我们不得不借助于现代的考古技术去进行夏商周断代工程。可古人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手段,因此关于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其实在古代史料中是缺乏统一答案的。然而公元前841年发生的一件事使后来中国历朝历代的史书找到了标志性事件。
从此中国历史就有了确切的纪年标准。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这年周厉王放弃都城镐京出逃了。谁能把国王赶跑呢?答案是镐京城的百姓。老百姓闲着没事是不会赶国王玩的,事实上镐京城之所以在这时闹出这么大动静可以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周第七位国君周懿王死后按理说是该由他的太子姬燮继位,但周懿王的叔父姬辟方却乘机夺取王位成为周孝王。孝王死后姬燮在诸侯们的帮助下又重新夺回了王位。这两次不正常的王位继承反映了统治阶级对最高权力争夺的公开化。
在这一过程中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礼制规范也遭到破坏,从此诸侯贵族就开始插手周王室的权力传承,而周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实际上这时周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就已相当尖锐了。周朝在政治上实行的是分封制:理论上全天下的土地都属于周天子——这就是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周天子根本不可能实际管理这么大面积的土地,所以就把土地分封给各路诸侯,各诸侯国又把从天子那里受领的土地转封给国内的世家贵族。
与政治上的分封制相配套的是经济上的井田制:将大块的田地分割成九块排成“井”字形。中央一块田地由大家合耕,收获归国家所有,称为公田;其余八块收获物归各家所有,称为私田。井田制下受田的人平时向授予者交纳贡赋,在战时则有服兵役的义务。周天子作为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有权向每一位生活在土地上的贵族和庶民取得贡赋,也有权向接收土地者收回土地。周王朝取得贡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庶民助耕公田;其二是诸侯采邑主的朝觐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