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先生的论断与林辞所说的“成就东周”不谋而合,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对于诗歌《东方未明》的意旨,《孔子诗论》认为:“《东方未明》意为“利害”,而不是“以物易物”。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尖锐的批评之词”。如此一来,《林辞说》和《孔子诗论》之间就有了很大的区别,林辞说《东方未明》是为了表示吉利,而《孔子诗论》则是为了表示否定,所以后世对这首诗的解读也是如此。
同样出现在《颐》中的《既济》中,区别在于,孔子用“不可得”来评价,而《林辞说》则借用了《韩诗内传》中的一句话,将郑先生与汉水女神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讽刺。
“林辞论诗”与“《孔子诗论》”起点不同,“林辞论诗”多着眼于诗中物、事,取其象征性意蕴,而“《孔子诗论》”多着眼于“论诗”;林辞用“诗”一词来表达自己对诗的认识、态度,其情意与吉凶有关,指向明确,客观公正,《孔子诗论》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解诗”。
如林辞在《十月之交》中说:“家伯治国安邦,病我下地。”《渐》中的《井》说:“家伯妄施,使其五官混乱。”
这句话用了“阴盛阳衰”的象征性意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孔子诗论》中的“《十月》,善益言”,而《尔雅》中的“訾也”则表示其善于揭露、批判等特点,是对诗歌风格的一种解释。
《孔子诗论》对诗歌的解读比较简单,感情也比较中性,而林辞对诗歌的解读则比较丰富,比较明确,比如《孔子诗论》中的《北风》,怨气难消,而林辞在《晋》中的《否》和《损》中的《北风寒,愁烦不乐》言忧伤,后者则是《北风执手,相随欢笑》言燕乐。
结语:《林辞》是西汉晚期一部易学占筮文献,其“说”与“用”《诗》是一对“用”。林辞认为,《诗经》是《诗》的爻辞,而《诗》只是人用来表达语言的一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