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来自英国军队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结果:
与在英国本土相比,进行同样作训任务的英军士兵在巴林高温、低空气湿度环境下每个士兵每天平均少吃约25%的食物。
2015年一项模拟白领日常办公室环境的随机对照研究也发现,高温环境降低员工进食量,气温平均每升高1°C,每位参与者每天平均少吃86千卡的食物(白领远比从事繁重作训任务的士兵在这方面更“矫情”)。
另外的强有力证据还有,不论环境气温,剧烈体育运动只要升高核心体温(体现在大量出汗)也会在短时间内显著抑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入。
具体而言,与静息状态相比,无论男女,在从事剧烈骑车运动大量出汗后,进食量都减少了约25%。
一项小鼠研究也有相同发现,在跑步机上进行剧烈运动后,实验小鼠进食量也明显减少。
还有研究直接证实,不同环境气温与人们体重变化之间存在直接相关。
英国一项涉及超过10万人的研究发现,室内平均温度20°C增加24.6°C,一段时间后受试者平均体重减轻了约1公斤。
“热到吃不下饭”的分子机制为什么会出现“热到吃不下饭”的现象,从生物学上如何解释?
开始,科学家们推测,作为恒温动物,这种现象的存在跟维持体温的稳定密切相关。
在1950年代,有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环境温度影响进食的“温控假说”,认为食物是人类能量唯一来源,维持人体恒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基础代谢、肌肉运动和食物产热效应。
高温环境下,人们面对热压力,假设前两者产热保持不变,减少食物产热效应就成了降低热量产生的主要途径,因此人们在高温环境下会“选择”少吃东西。
相反,在低温环境,由于热量的额外丢失,人们需要增加进食来加以平衡。
但是,这种假说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而且食物产热效应毕竟有限,并不能很好的解释苦夏现象。
一项新的基于实验证据的,为苦夏现象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
我们知道,人类食欲中枢位于下丘脑。
位于下丘脑的弓形核)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神经元对多种激素和神经信号产生反应,负责调控食欲和进食量。
最新的研究发现,POMC神经元除了过去已知的食欲调控信号途径有反应,还可以表达温度敏感的类辣椒素受体(也叫TRPV1样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