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西厢记》,根据王实甫元杂剧改编,王叔晖绘。
“这主观上更多是为了增强戏剧效果,赢得观众和市场。”俞为民说,但客观上做到了反封建的宣传。而对关汉卿、王实甫等人来说,写杂剧除了谋生,也抒发情感、托物言志。
比如《单刀会》《汉宫秋》《赵氏孤儿》等,这一类作品背后,是这些汉族读书人的民族感情。
关汉卿晚年写《单刀会》,关羽单刀赴鲁肃之约,威慑东吴群英,戏剧化展现了关羽的英雄气概。这段故事并不是《三国志》记载,而是关汉卿的艺术创作。
川剧《单刀会》
“我是三国英雄汉云长”“倒不了汉家节”……剧中这些台词中的“汉”,展示了对汉族政权的怀念,给蒙古统治下的汉族观众带来慰藉。以“汉”为正统的历史观,也直接影响了明代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三国演义》。
马致远比王实甫大10岁左右,他的《汉宫秋》写的是王昭君的爱情戏。结尾王昭君投江自尽,不屈服于匈奴,展现了民族气节。这一剧情让人联想起南宋抗元英雄、负帝投海的陆秀夫。同时剧中“毛延寿”这一反面人物(奸臣 汉奸),也有马致远对国家灭亡的思考。
陈凯歌导演电影《赵氏孤儿》
纪君祥《赵氏孤儿》取材《史记》,同样表现了家仇国恨。
《王粲登楼》《青衫泪》《岳阳楼》等作品,则展现自身怀才不遇或隐居乐道的情怀。
《醉思乡王粲登楼》,国家图书馆藏《元曲选》,明万历刻本。
与王实甫差不多同岁的郑光祖,写了《王粲登楼》:三国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不肯向权贵低头,投奔荆州刘表不受重用,登楼思乡,百感交集,写下著名的《登楼赋》。后因丞相蔡邕引荐封为兵马大元帅。
故事为虚构,但背后是汉族读书人报国无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