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森
北京不留情面地捶打了他们所有人。
牟森在片中说了:“艺术家没什么国籍,也没什么民族,尽量去做一个国际性的。我觉得跟外国人结婚,应该跟中国人结婚一样正常。”
就这样,在北京涮了一圈后,这五个“盲流”艺术家的理想诉求都演变成了“出国”。北京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就像永远也抵达不了的远方,他们不再较劲,也不追了。
《流浪北京》中80年代末的北京
在理想主义激荡下的八十年代,北京就是“梦想”的代名词,而出国,无异于放弃了这个梦,同时也意味着对北京的失望和否定。
影片的最后,五个人中有四人出国去了,只有牟森留了下来。配合这影片粗糙质感的画面,听到和看到的都是辛酸与迷茫,。
在那之后,吴文光还是放不下这些人,从1993年到1995年,又继续跟拍了两年,也就是所谓《流浪北京》的续集,《四海为家》。
《四海为家》
《四海为家》记录了他们在异国他乡新的生活状态,影片同样分为五个部分:家在中国、家在法国、家在意大利、家在澳大利亚、家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