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马头娘娘
绵竹城南四十八里,观鱼场下石亭江东岸赵家嘴,有蚕女墓和蚕姑庙。现已毁于战火,但遗址尚存,老辈人仍能回忆起当年蚕姑庙香火鼎盛时的状况。我曾在观鱼工作了四五年,那时观鱼镇尚没有跟新市镇合并。观鱼是个偏远乡镇,位于绵竹县境最南端,全镇疆域如一不等边三角形,两面临河一面靠陆,东隔马尾河、射水河与旌阳区孝泉镇、景福镇相连;南面小三角处隔石亭江与广汉金轮镇相连;西南隔石亭江与什邡禾丰镇相望;西与本市新市镇毗连,北与本市齐福镇接壤。
图注:绵竹
观鱼位置偏远,主要原因是境内河流太多,射水河、马尾河、石亭江都在境内经过。特别是两县相邻的界河,因为属地利益的关系,没有修桥,这完全制约了观鱼经济的发展。观鱼曾经也算鱼米之乡,这从地名就可见端倪,譬如打渔院村、两河口村、古家湾等,而赵家嘴就是一块长舌头似的狭长河坝。我多次在赵家嘴去玩,看那些打渔人劳作,有的用鱼老鸹,有的直接撒网,但就是没有发现蚕姑庙和蚕女墓。但这并不等于观鱼没有这两处古迹,民国八年黄尚毅主编的《绵竹县志》说得很清楚,现在有些专家考证说蚕女墓及蚕姑庙原址在对岸的景福镇,我觉得应该是有待商榷的,这似乎是争夺名人资源的一种形式吧!
图注:拜祭蚕神
毋庸置疑,蚕神崇拜广泛流传于出产丝绸的地区,各地也修建有蚕姑庙,甚至日本东北部也有。但景福镇和观鱼镇仅隔着一条河,相距不过几十米远,这就有必要以正视听了。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六“蚕女”中云:“今其(指蚕女)冢在(蜀)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皆获灵应。蜀之风俗,诸观画塑玉女之像,披以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桑焉。”这段记述也充分证明,蚕女墓就在观鱼镇,因为观鱼镇的地理位置完全与之吻合。
《绵竹县志》中,记载着蚕女的典故:“昔帝高辛时,蜀无君长。有人为邻境所掠者,其妻誓曰,能还吾夫,即以妻女。其家马绝绊而去,数日驮其夫归。马见其女辄嘶鸣,妻以誓告夫。夫怒*马,而曝其皮。女过于侧,皮卷女飞去。异日得皮于树上,女化为蚕。”故后世养蚕者供马头娘以志纪念。
图注:蚕神
故事大意说:远古时期,当时蜀地没有蜀王,都是些零零星星的小部落,人民也在这些部落首领的统摄下各自过着聚族而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状态难免会引起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吞并和战争。有一次,某人被相邻部落抓走了,其妻发誓说,谁能把我丈夫救回来,我就把女儿嫁给他。这马听了,高兴得不得了,便偷偷地跑去把主人驮了回来。但是此人一听要把女儿嫁给马做老婆,就不干;马当然很生气,又是跳又是嘶鸣,还以绝食相威胁,这人一气之下把马*了,剥下的皮和肉都晾在院中。这天女儿从马匹旁经过,那张马皮突然跳起来,一阵风似的把她卷走了。过了几天,人们看见马皮落在对面的桑树上,女儿变成了一条蚕,正在吃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