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施耐庵把李师师引入梁山招安大事,实际是对北宋朝廷的一种讽刺,为什么这样说?
李师师在小说中出场三次,但每次都牵动着梁山的大变化
第一次出现在七十二回,梁山上刚进行完排座次这件大事,之后便逢元宵佳节,宋江、柴进、燕青等人来找李师师,希望通过她对宋徽宗“吹枕边风”以实现招安大计,不料好事被李逵给搅黄了,梁山好汉大闹东京,哪里还谈得成?
第二次出现在八十一回,宋江第二次找李师师之前,梁山和官军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为实现招安,宋江先后恳求过“御前飞龙大将”酆(fēng)美,“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和朝中奸佞高俅,这些人都是梁山的手下败将,然而三次恳求都如泥牛入海毫无消息。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宋江只好再次去接洽李师师,这一次燕青作为梁山的特派员出马,在他酒色艺的一番攻势下,李师师终于答应帮他们,最终成功招安。
第三次出现在最后一回,此时梁山已成烟云,宋江、吴用等人已死,其他好汉们该散的也都散了。
宋徽宗与李师师幽会,做了南柯一梦,梦中得知宋江等人都已遇害。在他梦醒后,将梦中之事与李师师一一说之,李师师说了这样一番话:
“凡人正直者,必然为神也。莫非宋江端的已死,是他故显神灵托梦与陛下?”
然后徽宗就要为宋江建立庙宇,还要追封他为列侯。可见,宋江活着没有实现的愿望,在死后终于如愿了。
在小说中,作者对大多数的女性描写都不友好,但把李师师却写得不仅色艺俱佳,而且还深明大义,有着侠女柔情的一面,对女性如此友好,在小说中也是独一份。
在梁山招安这一重大问题上,作者以李师师始,又以李师师终,梁山在民间的名誉也是李师师帮他们推广的,一个女子能做到的事情,朝廷满朝文武大臣却做不到,这不是在赤裸裸的讽刺,说满朝文武大臣都抵不上一个烟花巷柳的青楼女子吗?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侠骨柔情的青楼女子,在史料中的结局却令人唏嘘。
在影视剧版的《水浒传》中,李师师的结局是美好的,她与燕青行走江湖,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显然是为了迎合大众心理。
史料中的李师师,本姓王,四岁亡父,因落入娼妓李家,而得名李师师。她气质优雅,通晓琴棋书画,芳名远扬开封城,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很有名气。
倾慕者都有诗作流出,比如词作《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簪髻乱抛·····”
这首词出自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反映的是他和李师师夜间欢聚的情景。
再如还有这首《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