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一首旋律轻快的流行音乐《阿依莫》火遍全网,继《点歌的人》之后成为今年内又一首荣登各大音乐平台榜首的单曲。
向前追溯,与它们“同根同源”的知名歌曲还有吉克隽逸唱红的《不要怕》、莫西子诗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的手里》...
这些音乐不仅都火遍全国,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创作者和演唱者都来自四川大凉山。
其实,在他们的身后,还有着无数同样“属性”的音乐和音乐人。
这些人分属两代却一脉相承,用三十年时间为我们讲述了一段足以写进中国流行音乐史的传奇故事。
01
1970年,大凉山腹地的美姑河畔,一个彝族毕摩(祭司)世家出生了一名男婴。
父母给他取名叫:吉克曲布。名字是音译,但名字中的这个“曲”字,注定了他的一生将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幼年的吉克曲布曾与母亲分开生活过一段时间。
母亲带着妹妹在昭觉县的比尔拉达,吉克曲布和父亲生活在美姑县的牛牛坝,两地相隔近100公里,在上世纪70年代,乘坐班车需要两天的车程。
八岁那年的冬天,曲布越来越清楚自己对妈妈的想念,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独自一人去昭觉寻找妈妈。
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社会都还处于改革开放前百废待兴的状态,更别提遥远的大凉山,交通不便、发展落后。
那样的条件下,即使是一个成年人,要往返两地都很折腾,更别提一个8岁的孩子。
也许是思母心切,或是天生勇敢,吉克曲布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克服重重困难,靠着信念和勇气最终找到了母亲。
这段经历可以算得上彝家版的“小蝌蚪找妈妈”,历尽艰难回到母亲身边的自由和欢乐,令成年后的吉克曲布始终铭记于心。
后来,无论身在何方,吉克曲布心中始终充盈着这种难言的“乡愁”,情绪一经触动,便自然流淌出一种来自血脉和肺腑的旋律。
02
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进了大凉山。
越来越多的外来事物沿着蜿蜒的成昆铁路线,源源不断来到凉山人的身边。
也为解放后“一步跨千年”的凉山彝区按下了社会发展的快捷键。
听惯了“阿都高腔”等彝族传统音乐的彝区青年,逐渐被港台流行音乐婉转的旋律所吸引。
那时,卡式录音机是青年人最时尚的单品,而买不起录音机的凉山青年却对“吉他”情有独钟。
吉克曲布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特别的是,他弹吉他能无师自通。
因为生长在毕摩世家,他从小就对彝族传统文化耳濡目染。
同时,彝族人的婚丧嫁娶都会有相应的音乐形式,促使他又深受彝族民间歌谣的熏陶。
这些来自生命中血脉里的文化和音乐记忆,造就了吉克曲布对音乐非凡的感知力,而吉他,成了连接这些最好的媒介。
吉克曲布
1992年,还在昭觉县一煤矿上班的吉克曲布,结合自己年幼时思念母亲的亲身感受,尝试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曲《想妈妈》。
他借来一台录音机,拿起吉他自弹自唱将歌曲录制下来。
没想到,这首用彝族母语写成的歌曲意外走红,很快传遍昭觉县的大街小巷。
一时间,这首“凉山版”的流行音乐成了年轻人热议的话题,也带给吉克曲布巨大的创作动力,在他心中种下一颗音乐的种子。
03
1993年,Beyond乐队发布歌曲《海阔天空》,演唱会上主唱黄家驹突发意外成为永恒。
也是在这一年,经朋友介绍,吉克曲布认识了同样爱好音乐的瓦其依合和奥杰阿格,三人的音乐梦想一拍即合。
于是,他们找来12名伴舞演员,成立“金丝鸟”艺术团,开始在凉山各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