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英国排名第一的正念书,中文版主编是心理学家李松蔚。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每周见到来访者时都会问3个很奇怪的问题:
1. 这周跟上周相比,你的生活有哪些变化?
2. 没有太大变化?那有没有一点点小变化呢?
3. 这周和上周一模一样?那你是怎么保持的?
现在,你也可以这样问问自己。
李松蔚说,问这几个问题,是因为他发现,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像只有惊天动地的生活才值得一过。
如果习惯了宏大的叙事,就会有一种风险,因为看不见那些细小的价值,可能也就失去了持续积累的耐心。
在很多人的想象里,改变必须充满仪式感,第一步也总是要很隆重。
比如我要活成顾佳,那我就要改头换面,至少要先学会健身吧?然后要买一座高级别墅,要把老公改造成老板,要把儿子送入一流的幼儿园……越想发现差距越大,结果目标越远大,越是迈不开脚步。
因为对于你来说,改变的另一层意思是:“有巨大的困难在等着我去克服。”
李松蔚说,不是的。一开始的改变其实都是不经意间发生的,它看上去普普通通,跟没变没什么区别。
也许就是你今天磨磨蹭蹭吃了个早餐,还吃得毫无营养——这算什么?什么都不算。
但对于好久没吃早饭的你来说,改变已经发生了。
有些价值,其实就蕴藏在普通而枯燥的周而复始中,就像一呼一吸,平静、平常,但给了你生命的能量。
在不变的模式里,看到自己做出的努力,哪怕很微小,也让世界变好了一点点,这就是你的价值。
就像很多人总爱说自己“没钱”,但他更准确的表述其实应该是:“有钱,但不多”;
很多人说自己“事事失败”,但其实是有成就的:“不高,但成功过”。
决定一个人幸福的,不是你的位置有多高,而是在这个普遍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的社会里,你能否从一个平凡的人身上,从平常的一天中,看到价值的存在?
有时候,你慢下来,世界才会跟着慢下来。
《三十而已》最打动我的,不是三个女主,而是每集结尾的两分钟,没有台词的路边摊一家人。
妻子卖葱花饼之类的早点,儿子陪着妈妈,老公跑外卖,工作途中给儿子带礼物。
他们日出而作,然后在日落的时候,一起回家。哪怕有时候风雨大作,哪怕经常是一身疲累。
但当路灯的暖光照到他们的脸上,当风撩动被汗水浸了一天的发丝,那一刻,一切都变得生动了起来。
我相信那是凡俗人生里,最有价值的瞬间。那是不同于三位女主的三十岁,那是更接近屏幕前你我的生活,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细水长流。
或许,这才是这部剧的精髓吧。
你不是顾佳,也不用成为顾佳。更值得你看到的,是自己生活里那些微小的价值,它们会让你确认:
你做得远不止是还可以,你做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