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乐章是一个如歌的抒情慢板。音乐温暖、安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冥想和思索。在这个乐章中,贝多芬充分发挥了他写作变奏曲的天赋,抒发和表达了对上苍、对大自然无限深情的爱和感恩之情。这在贝多芬所有抒情的作品当中也是最杰出的,它足以让我们思索一生。
最精彩的第四乐章,管乐首先奏响快速、凶猛、带有战争喧嚣的主题,很像斗争的怒吼。接下来,贝多芬把前三个乐章的主要旋律一一短暂呈现出来,像是一闪而过的回忆。粗犷的主题再次出现,短暂沉寂之后,一段感人肺腑、深情舒缓的旋律由大提琴、倍大提琴演奏出来。接下来,中提琴、小提琴和乐队的全奏,将音乐推向了高潮,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粗犷的主题,最后男中音突然唱出了宣叙调,这几句歌词是贝多芬自己写出来的:“啊,朋友,不要这种声音,唱吧,让我们更欢快地歌唱、更愉快地歌唱吧!”
这歌声坚定、自信、凝重、豪迈刚毅、充满必胜信念。最后领唱、重唱、合唱,分别唱响无比热情的“欢乐颂”,就像人们张开的双臂,拥抱着欢乐,它感召全人类,大家团结起来,相亲相爱,在胜利和欢呼之中结束全曲。
本期主讲人简历
谭利华,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国家大剧院艺委会副主任。1991年至1995年任中国中央交响乐团主要指挥,从1992年起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达26年。曾经指挥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以色列爱乐、西德广播交响乐团等世界优秀乐团,并与德、奥、俄、美、法、捷、意、比利时、西班牙、澳洲、北美洲、中南美洲等多国的交响乐团以及贝尔曼、马祖耶夫、列宾、宓多里、马友友、麦斯基等诸多大师有过成功的合作。谭利华多年以来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中国当代交响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出,数十位作曲家的百余部新作品是由他指挥首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