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剪春萝》的作者为何要用色彩的角度来对同性题材文章进行叙事,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分析:
一方面是作者明显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用色彩为文章打底,烘托出故事氛围。
《剪春萝》中色彩的运用和中国古典文化中色彩的运用极其相似,尤其是对于剪春萝以及绿弟其人的描写,用颜色先行为故事打上了情感基调。尤其是在描写剪春萝的时候,更是将情景交融,让文章具有更多的抒情性,例如下面这一段:
那天下午剪春萝还有许多残花美丽地开着……将出的亮月已经露出她的半个圆板了。
这是叶xx殉情的前一段,作者将剪春萝与凄清的月光写在一起,烘托出了文章凄冷的氛围,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
另一方面作者用“绿”形成一条线索,让故事看起来不那么散。
在《剪春萝》中,作者的故事是由叶xx琐碎的校园生活展开,包括叶xx不习惯学校生活,见到了绿弟,绿弟帮助叶xx,二人一起去浇灌剪春萝等等情节,这些情节没有非常强的张力,平淡且琐碎,作者将“绿”变成线索,连接起来,是文章读起来结构完整,并且让意境更加完美。
总而言之,“绿”作为《剪春萝》的重要一部分,为文章增色不少。尤其在感情方面,“绿”更有着深刻且正面的隐喻,并非大众观念中的“原谅色”。
在整理创造社文章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剪春萝》这篇故事,其实这篇故事哪怕在陶晶孙其人的作品里也不是最出名的:情节简单,人物形象简单,就连新颖的题材在当时也没有写得比其他人出彩。
但是在这篇文章中通篇出现的“绿”引起了我的注意,开始我同所有人一样觉得好笑,但到后面我发觉“绿”并非代表着原谅,在《剪春萝》中“绿”的意味几乎囊括了中外文学中“绿”的所有正面意象,这也让这篇文章有了探讨价值。
其次,通篇“绿”在这么一篇特殊题材上使用,更加为“绿”附带了新的含义,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告诉大家,在文学中,在爱情里,绿的意象不仅仅是“原谅”。
最后,文中我强调一点,“剪春萝”三字应为“剪春罗”,但陶晶孙小说全部用的是“萝”字,所以文章中沿用了“萝”。
参考文献:陶晶孙-《剪春萝》
相关阅读
我是陆月圆,关注书、影中女性以及少数群体生存状态,并致力将其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