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卷列夫·托尔斯泰全集
在托尔斯泰的90卷全集中,这三部长篇小说虽然篇幅都很大,但实际上也只占了10卷多一些。《战争与和平》是其中的第9—16卷,共8卷。我们知道,《战争与和平》在出版时一般会分成4卷,为什么在全集里会有8卷呢?是因为这个全集收入了这部作品的不同版本。同样的道理,《安娜·卡列尼娜》是第18—20卷,共3卷,《复活》是第32—33卷,共2卷。这三部长篇小说加起来一共13卷,在托尔斯泰全集中的占比约为15%。换言之,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的数量加起来,远远超过这三部长篇小说,然而,这三部长篇小说在托尔斯泰整个创作中的实际份量,它们在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跟这个比例是不完全相符的。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能跟这三部长篇小说相提并论的托尔斯泰的作品,恐怕只有他早年的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和战争故事,还有他晚年的中篇小说和剧作(托尔斯泰还是一位非常好的剧作家)。托尔斯泰一生创作形式多样,体裁繁多,但是我们现在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依然觉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文学性的、也是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有可能会长久地居于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百部小说之列。
三大长篇的排序之争
在列夫·托尔斯泰所有的作品中,最有名的是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那么,在这三部长篇小说中,到底哪一部最伟大?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其实一直在持续。三个选项都有人选,关键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三部作品。
从俄国思想史的角度来读的话,《复活》有可能定位最高,因为它最能体现托尔斯泰晚年对世界、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从长篇小说写作技巧的角度来说,我问过很多作家,他们觉得还是《安娜·卡列尼娜》好,《安娜·卡列尼娜》更适合作为长篇小说的标准范本。从用文学的方式体现俄罗斯民族意识、用文学的方式塑造俄罗斯民族整体形象的角度说,显然是《战争与和平》更为重要。
不是三部曲的三部曲
托尔斯泰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是他的《童年》《少年》《青年》,这是一部真正的三部曲。有人把托尔斯泰晚年写的几部中篇说成他的中篇三部曲,指的是《三死》《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但是,很少有人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说成“长篇三部曲”,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三大长篇在体量和风格上都太不一样了,也许是因为它们的创作时间间隔很长。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许是因为它们的调性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乐观主义的英雄史诗《战争与和平》,到艺术呈现家庭悲剧的《安娜·卡列尼娜》,再到作为道德忏悔、精神遗嘱的《复活》。作品的调性越来越悲观,是因为作家的调性越来越暗淡,而且作家的写作节奏越来越慢:《战争与和平》120万字,4大卷,只写了6年;《安娜·卡列尼娜》的篇幅只是《战争与和平》的1/3,却写了4年;《复活》的篇幅只是《战争与和平》的1/4,反而写了10年。按理说,作家到了60岁时,写作的技巧已经炉火纯青,本应该驾轻就熟,可托尔斯泰反倒越写越慢,为什么呢?因为托尔斯泰的思考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他想在作品中注入更多的思想,他可能把每一个字每一段话都作为一种思想的砝码,一种人生思考的结晶,所以,他不再像三四十岁的时候那样写作,不再一泻而下,那种忘我的、轻松的写作状态一去不复返。你会觉得这个作家越写越苦,越写越慢。
但是,我们如果把托尔斯泰60年的创作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也不妨把这三大长篇看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创作,因为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情节的角度还是从思想的角度,这三大长篇都在作家的创作中完成了一组三级跳——从历史写到家庭再到个人精神生活。这三大长篇像三块巨大的基石,成三足鼎立之势,托起了宏伟的托尔斯泰小说艺术大厦。
(点击上图可购买本书)
(点击上图可购买本书)
(点击上图可购买本书)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