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雕像
今天但凡有人提到丝绸之路,几乎百分之百无法绕过“张骞”这个名字。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形容:张骞就是丝路的第一代言人。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张骞,出关中、过河西、走戈壁、越天山,一次说走就走的“去看看”,为方兴未艾的汉帝国,打开了“那么大的世界”。
他的探险外交之旅(史书称为“凿空”),配合将军们的军事行动,打通了从长安到中亚腹地的通道,为后人命名丝绸之路的雏形(1871年,李希霍芬将中国洛阳至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后其外延不断扩大,今“丝绸之路”已泛指亚欧非大陆之间的通道)。
《张骞》系列邮票
在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上的张骞出使西域图,唐代初期(618年到714年)绘制
作为旧大陆时代的开拓者之一,朝堂上招募使者的汉武帝与稽首请命的张骞,像极了中世纪欧洲国王与奋勇前往东方的哥伦布。
—汉武帝时期的亚欧大陆—绘图:孟凡萌
凿空丝路:陆地时代的“地理大发现”出使?不如说是探险。没有地图、语言不通,又要穿越敌国匈奴的地盘。跟哥伦布一样瘦弱、大概文武百官都不屑于看上一眼的的侍从官张骞,不经意间承担了这个使命。
相似的形势,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方向:旧大陆的时代,东方人张骞打马向西,寻找盟友,新大陆色时代,西方人哥伦布使着帆船向东,寻找热土。
“凿空”西域前,张骞的前半生甚至无法考证,生年不详,司马迁先生奋力考证,也只能做到如此描述:“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意思是,张骞是汉中郡人,汉武帝建元年间担任“郎”的侍从官,至于具体叫什么郎,何时开始担任,惜字如金,不肯多写一字。是的,也许正是这样身份卑微的人,才敢于做探险者。
张骞因为此事身价倍增,最终成为位列“九卿”的大行令,成为负责宾客礼仪的外交部分负责人。好景不长,探险家在五十岁那年与世长辞,未能充分享受繁华的盛世。各国使者称张骞为“博望侯”,后人赞扬他是
丝路凿空:带来第一波物种传播高峰“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
(梁启超语)。
张骞两次出使的外交成果,与他所带的礼品和原本的期待相比,相差甚远,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汉武帝对“天马”的渴望。在偏于封闭自保的传统社会,张骞的出使,在民族交流史上开辟了新纪元,被誉为"凿空"的行动。西域诸国从此呈现在中原人的视野中,东西方的商人们纷纷沿着张骞探出的道路往来贸易,成就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他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天山南路与天山北路两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黄瓜、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蚕豆、胡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