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菜腌笃鲜
春不老
所谓春不老,其实就是咸菜,汪曾祺曾经在《咸菜和文化》中描绘了各地的咸菜,包括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等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苏州的春不老:
我吃过苏州的春不老,是用带缨子的很小的萝卜腌制的,腌成后寸把长的小缨子还是碧绿的,极嫩,微甜,好吃,名字也起得好
苏州春不老
香椿拌豆腐
其次就是香椿拌豆腐,香椿拌豆腐是江浙一带的家常美食,说实话,汪曾祺特别喜欢豆腐,一度在文章里写了十余种做法,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香椿拌豆腐:
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微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
做法简单,但味道不一般,汪曾祺曾经评价过:“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肘子
肘子各地做法都差不多,无非是红烧或者焖,看得出来,汪曾祺行走各地,也吃过不少:
吃肉,尤其是肘子,冰糖肘子、红焖肘子、东坡肘子、锅烧肘子、四川菜的豆瓣肘子,是肘子就行。至不济,上海菜的小白蹄也凑合了。年轻的时候,晋阳饭庄的扒肘子个有小二斤,九寸盘,他用一只筷子由当中一豁,分成两半,端起盘子来,呼噜呼噜,几口就“喝”了一半;把盘子掉个边,呼噜呼噜,那一半也下去了。
当然,在上海,汪曾祺也不是一个人品尝美食,他还有两位好友,黄永玉和黄裳,当时黄永玉的画还没有市场,一幅木刻画才二到五元稿费,但每个月房租就得五十块,因而经常和他们二人聚餐,至于买单,当然是最有钱的那位——黄裳。
黄永玉与黄裳先生
三个爱玩、爱热闹的年轻人经常在整个周末一起玩,要么吃饭喝咖啡,要么看电影或者逛公园,每次都是黄裳付钱。
几十年后,几个人回忆起来还念念不忘,这些回忆如同老酒一般,越陈越香。
北京:这一待就是一辈子1948年,汪曾祺前往北平,而这里也成为他后半生的定居之地,一开始,汪曾祺对这里多少有些不适应的,长期在南方生活,导致他在北方寻不到常见的菜,比如葵菜、藠头、薤等等。
他笔下的北京菜,比如小菠菜、五香烂蚕豆、扁豆、炒疙瘩、羊蹄、麻豆腐、北豆腐、臭豆腐、鲤鱼等等,总能挑出一点刺来,除了豌豆。
豌豆的做法,他特别喜欢炒豌豆和油炸豌豆,经常买上一小包,边走边嚼,还没到家,就吃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