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黄陵庙作者介绍,西江月黄陵庙创作背景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8 22:14:58

夏日炎炎,晚上作一次野营,是人生一次让人心旷神怡的经历。而古人的野营,则有不同的原因,不同的原因,导致露宿的感受也不一样。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露营目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感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诗词中的不同露宿感受吧!

1. 《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

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词风是豪放的,因此,他露宿也十分豪放。他在《西江月·黄陵庙》中写他如何露宿野外: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西江月黄陵庙作者介绍,西江月黄陵庙创作背景(1)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这首词写得十分豪放,美丽的秋色,被他一船满载;五光十色的湖光,被他平铺十里。好像他就是造就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圣手,大手一挥,就是一湖秋色,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实在是太漂亮了,湖上是“鳞鳞细浪”,远处又是夕阳西下,真是“半湖瑟瑟半湖红”,感觉是波神在留我。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既然是波神在留我,他说了什么呢?他说啊,“明日风回更好,你说什么?没地方住宿,今宵露宿何妨”,这么多的风光,晚上在此露宿又何妨?因为明天早上的风光更好,今天晚上的风光也迤逦,就像是“水晶宫里奏霓裳”,月儿在湖面上,就像是在水晶宫里看一场霓裳羽衣曲。

在洞庭湖上露宿,就像是在水晶宫看一场霓裳羽衣曲。

2. 《野炊白沙沙上》,杨万里

淳熙七年(1180年)至淳熙九年(1182年),宋代诗人杨万里任广东常平茶盐使、提点刑狱,其间曾巡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风餐露宿也是常有的,在他的《野炊白沙沙上》一诗中,就有详细的记录:

半日山行底路涂,欲炊无店籴无珠。

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

一望平田皆沃壤,只生枯苇与寒芦。

风餐露宿何亏我,玉馔琼楼合属渠。

西江月黄陵庙作者介绍,西江月黄陵庙创作背景(2)

一望平田皆沃壤,只生枯苇与寒芦

“半日山行底路涂,欲炊无店籴无珠”,经过了半日的山行,终于走到了一个涂路。古代道路分“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其中,“路”容乘车三轨,“道”容二轨,“涂”容一轨,等等。这时候,想要吃饭,却没有饭店,想买米也没地方买。

“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于是,诗人在白石上支起锅鼎,烧火做饭;把青油布展开做了一个简陋的野庐。吃饭之余,放眼望去,有一望无际的沃壤良田,原野里只有枯苇和寒芦。

要问诗人野营的感受,他说,“风餐露宿何亏我,玉馔琼楼合属渠”,“渠”,是他人的意思。就算是风餐露宿,我也不觉得有亏,因为我有我的理想,而玉馔琼楼是他人的享受,并不适合于我。

3. 《达北京·小车日日碾征尘》,赵秉文

古代的旅行,通常路途遥远,旅行日期长,风餐露宿是常事,就算是高官也如此。金代诗人赵秉文在《达北京·小车日日碾征尘》就记录了官员们长途跋涉,风餐露宿的情形:

小车日日碾征尘,卧即看书坐欠伸。

露宿风餐二千里,青山无处不随人。

西江月黄陵庙作者介绍,西江月黄陵庙创作背景(3)

露宿风餐二千里,青山无处不随人

“小车日日碾征尘,卧即看书坐欠伸”,小车日夜兼程,诗人看着它碾着征尘前进;小车里面,诗人卧着看书,坐起来的话,还不能伸腰。

“露宿风餐二千里,青山无处不随人”,一路风餐露宿,已经走了二千里路,终于到北京了;一路上虽然辛苦,但无处不在的青山,一直跟随着旅人,一路慰籍着旅人。

一句,“露宿风餐二千里,青山无处不随人”,表明读书人露宿风餐的感觉,一路上有青山相伴,风光无限。

4. 《舟中·风餐江柳下》,杜甫

诗圣杜甫晚年漂泊,这种风餐露宿可没有一点情趣可言,入木三分的是一种艰难。他在《舟中·风餐江柳下》中写到:

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

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

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

西江月黄陵庙作者介绍,西江月黄陵庙创作背景(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