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沙俄无利不起早,他们帮助清政府的条件就是获取在东北筑路、开矿的权利。清政府自然爽快答应,损失一些矿产总比割让土地划算。
于是,沙俄开始向日本施压,并联合德国和法国强硬要求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给清政府。
李鸿章看到自己的方略成功,重拾信心、志得意满,进一步向朝廷提出了“联俄拒日”的主张。昏庸的慈禧太后也乐得形势好转,不仅让李鸿章放手去干,而且还派他为全权代表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
表面上看,《中俄密约》给清政府的安全提供了一道保护伞,可这只是清政府的一厢情愿,沙俄比日本更具有侵略性和贪婪性。
在获得东北的筑路、开矿权后,竟然毫无廉耻的不断提出“租借”清政府地盘的请求,对于沙俄的无理要求,清政府无一回绝。
由此,引发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热潮,他们纷纷效仿俄国向清政府“租借”土地。至此,泱泱大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
回顾之前一系列大事,很多都有李鸿章的影子,因此,直到现在,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贬多褒少。
无论是面对日本、还是沙俄,李鸿章都表现出懦弱求和、毫无血性的一面,面对列强威胁,它甚至不敢说一句硬话。
他从政期间,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上百份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虽然背后是慈禧太后和清政府,但人们看到的只是李鸿章毫无底线的退让、妥协。
1901年9月,八国联军侵略之后,李鸿章签署了最后一份让大清朝颜面全无的《辛丑条约》,2个月后的11月7日,他在一片骂声中郁郁而终。
那时候,八国联军仍在无耻贪婪的纠缠清政府,李鸿章的去世,让慈禧太后无所适从,发出了“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的感慨。
在很多史学家眼里,李鸿章不仅卖国求荣,更是利用自己的职务大肆贪污敛财。虽然清政府在最后的几十年里不断割地、赔款,国库里半两银子都没有,但李鸿章个人却有将近4000万两白银的遗产。
这些钱从哪来?根据史学家考证,大多都是他主持洋务运动中贪污而来,以至于有人批判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
然而,也有很多人认为,李鸿章并非如此不堪,他为保全清政府呕心沥血,而且还推动了很多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比如,在应对太平天国时,李鸿章组建了“淮军”,这是一支不同于以往清军的部队,甚至很多人认为,“淮军”无论从管理体制还是作战训练上都有现代化军队的雏形。
除此之外,他一手组建的北洋水师虽然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但这支海军却是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为中国以后的海军建设提供了诸多借鉴。
除此之外,李鸿章亲自打造的机器制造局、电报局、翻译馆,派出海外留学生等更是开创先河,极大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也正因为如此,李鸿章去世后,慈禧太后感念他为清政府做的贡献,为他追封爵位,风风光光的把他安葬。
死后不得安宁,被炸墓拖尸李鸿章死后,根据他的遗愿葬在了老家安徽淮南。然而,这个权倾朝野的风光人物在死后却依旧不得安宁。
1958年,当地建设工厂需要大范围征地,而李鸿章的墓地恰好在征地范围内。恰在此时,有人提出李鸿章是“卖国贼”,应该掘开李鸿章的墓地,把里面的陪葬品变卖充公。
在得到批准后,当地开始组织人挖掘他的墓。然而,李鸿章的墓地格外坚固,墓室是用英国进口的耐火砖砌筑而成。
无奈之下,人们用了十几斤炸药才把墓室炸开。打开李鸿章的墓室,里面存放着李鸿章和他的夫人李小莲的棺椁。人们发现,李鸿章的墓地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奢华,只有很简单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