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的术与道之论,庄子对道和人的关系的看法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02 20:33:32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为以为利,无为以为用。

因此真正读懂了老子的《道德经》之后,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都有一个相同的答案,那就是如何统筹兼顾“道与术”、“有为与无为”、“务虚与务实”以及“因与果”整体循环过程中,综合辩证的对立统一性问题。首先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道”?什么是“术”的问题。首先声明一点,道是不能包含术的。道好比真理,术好比手段 ,真理怎能包含手段。就好比渔网是不包含鱼的,买了网不去用网捕鱼也不一定会有鱼之利,反之有鱼而没有合适的网去捕捞,可能也无法得到有鱼之利,这是个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关系。

言归正传,到底什么是“道”?什么是“术”呢?道就是道理,就是规律。只有掌握规律,做事情才能简便,才能成功,才能事半功倍。术就是技术,就是方法,是能力,能力是知识、方法、策略和经验的集合体;“术”也是可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果和效率的技巧。故“道”乃规律,“术”乃方法,只有掌握方法,才能行其道,将理想变成现实,然而有术无道,体不附魂,只能手忙脚乱,乱创乱试,事倍功半。反过来亦是如此,有道无术,魂不附体,只能坐而论道,束手无策,无法行动;

因此,我们提倡有方法的“道”和能够承载道的“术”,即“道与术”要对立统一起来看待,要综合辩证起来运用,每一个人都要处理好“道”与“术”之间的综合辩证关系,有道是:有道而乏术者必招人陷害,且不能发挥其所长;精于术而乏道者亦不能长久;精于术而明道者乃高人也!故,大凡天下之学问,万事成败,皆不出道与术这两大范畴。道用于解决原理问题,术用于是解决技术问题;道用于是解决长远问题,术用于解决当前问题;道用于解决系统问题,术用于解决局部问题。

庄子里的术与道之论,庄子对道和人的关系的看法(5)

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所以,“道”与“术”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关系又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道为上,术为下——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道为本,术为末——本末有序,不可倒置

道为柔,术为刚——至刚至柔,刚柔并济

道为虚,术为实——虚虚实实,亦虚亦实

故从整体发展的全过程和整体发展观的角度来看,“道”又是眼光,大局观,战略观;“术”是手脚,实践论,是战术。道统领术,术服务服从于道,在得道、循道的前提下讲究术,道需要也离不开术的具体操作和落实。因此,“道”与“术”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种关联性的关系:

第一、是继承性的问题:道出自于术,之后发展壮大,高于、胜于术,但这也并非厚此薄彼,非此即彼,而是说要继承中完善,完善中发展道的高度。

第二、是相对性的问题:不同层次的道与术可分小、中、大,当开始时小术发展为小道,如果我们把小道看作是中术,再发展成中道(也可看成大术),最后发展为大道,这个过程可以不断演变、止于至善。

第三、统一性的问题:道与术构成了事物发展过程的整体循环系统,在其互相变化运行中,可以逐渐实现从混沌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甚至包括世间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整体发展过程。也就是说,道与术的系统运行规律体现出了方向性、目的性的总体规律,即小术归于小道,小道归于中道,中道最后归于大道。对于这一点,类似佛家的“万法归宗”,道家的大道至简,大道同源,以及我们常说的“万变不离其宗”。

但但这样说,可能还是不太容易被常人所理解,那我们不妨以当下比较通俗的概念进行一下互解,用哪个概念来互解呢?“务虚”和“务实”就比较恰如其分。

庄子里的术与道之论,庄子对道和人的关系的看法(6)

无有、虚实都是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关系

所谓“务虚”,是相对应“务实”而来的。正如“道”与“术”的综合辩证关系一样,“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务虚”是针对整体战略和决策环节而言,因此是针对实际事物发生前的“无”的阶段,是决策前对决策的可行性、具体操作、突发情况预案等的分析研究过程,是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走势进行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而“务实”则是将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即具体落实过程使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方式、工具、材料,人力等等。

没有具体的“务实”,一切“务虚”就都是“空谈”,所务之“虚”就可能是浪费时间与浪费精力。没有结果的“务实”即使做得再多,花去的成本再多,对于事情与问题的改变都是毫无用处的,科学的“务虚”有助于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没有必要的务虚,就没有决策的科学性,所务之“实”就可能是一种盲动或蛮干。如务虚会就是讨论一些大家的大胆想法,不一定有实施的可能性,就尽可能地发挥想象提出建议的会议。

庄子里的术与道之论,庄子对道和人的关系的看法(7)

无为的阶段去务虚,有为的阶段去务实

生活中,那些但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善于把握“务虚”与“务实”的人。比如推杯换盏中谈定了生意,点火吹雾中交换了信息,互摸麻牌中定下了合作的基调......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人在局不在饭,凡人在饭不在局”的深层次含义,因为对于心中有目标的人来说,什么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无中生有”的阶段就“务虚”,在“有中化无”的阶段就“务实”,做一个“务虚”与“务实”兼备的人,做一个能随时切换“务虚”与“务实”模式的人,“务实”是为了更好验证“务虚”的价值与意义,“务虚”是为了更有效、更有结果的“务实”。

庄子里的术与道之论,庄子对道和人的关系的看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