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等传统文人的风雅之物总为人津津乐道,而古代女子的闺房家私则鲜少被人提及。也正因如此,这类较为小众的收藏才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亦然。对古代女子而言,梳妆用具——镜台、镜匣是闺房里不可或缺的家具。西周时期,中国古代女子用以盛放梳妆用品的盒子就已经出现。经过历代发展,梳妆盒的款式变得愈发丰富,做工精美、用料考究,既具实用性,又具艺术观赏性。目前,镜台和镜匣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均处于较能让人接受的范畴,据雅昌艺术网拍卖数据显示,镜台的最高成交价是一件以159.92万元成交的清早期黄花梨镜三屏式镜台;而镜匣的拍卖价格则更为亲民,最高成交价也不超过20万元。本期投资·锐点栏目就从镜台和镜匣出发,带领读者一览同属梳妆用具的女性家私风采。
清 红木嵌螺钿镜匣
镜台篇
在中式家具藏家、艺术家高立峰的收藏里,镜台并不列在其中,但痴迷漆木家具的他对镜台也小有研究。高立峰对古董家具的收藏源于儿时的记忆。他是山西人,过去山西民居内的陈设多以古典家具为主,所以高立峰小时候就能经常接触到一些老的中式家具,那时他就对之心生喜欢。而今,他认为自己对家具的痴迷则源于人至中年的怀旧情怀作祟。
镜台也称“鉴台”。《初学记》卷二五引《魏武杂物疏》有载:“镜台出魏宫中,有纯银参带镜台一,纯银七子贵人公主镜台四。”
高立峰告诉记者,镜台虽属于闺房器,但在古代,镜台又不能完全被归为闺房家私,因为它不仅是女性用以梳妆打扮的物品,还是男子整理衣冠的用具。“早在秦汉时期镜台就已经被使用,并出现在不少古代绘画作品中,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里就出现了梳妆台的画面。唐太宗曾说‘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就此可知在古代,无论男女都要使用镜台。唐代女子的妆容已经涂有脂粉,因而当时镜台已经常见于她们的生活之中。到了宋代,镜台已经较为普遍,其常见的样式有折叠式、宝座式、五屏风式等,样式多样而各具创意,使之成为女性闺房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家具。这一点从宋代的《靓妆仕女图》中就可窥一斑,从画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女子对自己妆容的重视,丝毫不逊于今天的爱美女性。与清朝后期出现的水银镜台相比,更早期的镜台多以光洁度较好的铜镜、锡镜为主,虽然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看出其工艺之精,但是于当时而言,其工艺是相当精良的。”
民国 木梳妆盒
婚嫁之物,财富象征
从装饰来看,镜台的图案基本包括了五大类:一是代表教子和读书科考寓意的子母螭龙纹(鱼化龙纹是子母螭龙纹的愿景意味的纹饰),二是代表女性(嫁妆)标志的凤纹,三是代表祈子求嗣愿望的麒麟(送子、葫芦)纹及“榴开见子”的石榴纹,四是庆贺新禧的“喜鹊登梅”或梅花纹,五是寓意夫妇和美的鸾凤呈祥及鸳鸯纹。
清代《清稗类钞》中有载,康熙年间,江西崇仁的贾家与谢家同日娶亲,“两家香车遇于陌上,时大雪,几不辨途径,车各饰彩绘,覆以油幕,积雪封之一二寸,行二三里,同憩于野亭。”两个新娘再次启程时上错了车,致使一家的紫檀镜架等梳妆用具被另一家新娘带走,未陪嫁镜台的新娘到了夫家后,看到紫檀镜架等镜台,又问过新郎姓氏,才知嫁错了郎君,但由于她“心艳其富”,于是便“冒昧以从之”。
高立峰介绍,中国的吉祥文化包括福、禄、寿、喜,“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婚嫁是女子的必经之事,而有条件的人家打造一套精致的镜台做陪嫁自然必不可少。“嫁妆是彰显女性家庭背景和地位的重要物品。嫁妆一方面代表着女方的家族财产和社会背景,另一方面,其厚薄优劣关系着女子在新家庭中的话语权和地位。越上层的嫁妆越附加更多社会内涵,明清时期,厚户巨室之奁品象征家族的权势,更具奢侈品和炫耀性意味。尤其是明中期以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社会财富快速增长,新的富有阶层也加入了‘以侈靡争雄长’的行列当中。”
“镜台作为古代的陪嫁品,其精致、贵重程度与当时女子家中的生活水平紧密相关。镜台主人的社会阶层也决定了镜台制作的繁复和华美程度。黄花梨镜台是古代奢华婚嫁的缩影,一般家庭难以拥有,它本身就属于奢侈化的女性闺房器。”高立峰如是说。
民国 日本嵌螺钿梳妆盒
存世量多,价位不高
尽管目前老镜台存世量较多,但市场的整体价位并不高,大多数老镜台的价格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并且精品稀缺,收藏者甚少。相对其他古董家具而言,当前镜台市场并无炒作痕迹。那些雕工精美的镜台大多为过去家中经济条件优越的大家闺秀所用,寻常人家的梳妆用物就非常简单。
在高立峰看来,普品镜台虽然也具有收藏价值,但更适合观赏、使用,而能达到收藏级别的当属精品镜台。不管是镜台还是镜匣,只要形制精美、材质尚佳、传承有序就值得收藏。此外,高立峰还向记者透露,目前除梳妆台之外,如脸盆架这样的闺房家私在市场也很受欢迎。“这几年,许多洗面架的市场价格炒作得非常高,其中尤其以明代黄花梨材质的脸盆架最受市场青睐。黄花梨代表了明代文化的鼎盛,其市场价格高昂。明式家具由文人介入设计,因而其家具极具美感。”高立峰说道。
收藏还需循序渐进
高立峰表示:“如果藏家对镜台感兴趣,首先要对镜台有所了解,比如多翻图册、多去藏家那里看实物;其次还要熟知镜台的几种形制。当然,想要看到上乘的镜台并不容易,因为很多品质尚佳的藏品在大藏家手中,他们有时买到好的东西就会收为己有,秘不示人。”此外,高立峰还强调,目前艺术市场较为混乱,部分不法商人会在老家具上造假或者进行改装。对于刚入门的藏家而言,如果没有对传统家具文化和木材多做了解,就不要轻易着手贵重的老件收藏,否则很容易吃亏上当。
谈及中式古董家具的保养,高立峰直言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般复杂。这些传统的古董家具历经数百年的时间,不若红木或紫檀家具那样需要认真保养。普通木材的古董家具本身就具有一种沧桑的味道,这些因使用而留下的痕迹恰恰极具吸引力。对待古董家具要将其清理干净,过段时间可以打一遍蜡,这样会让人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人文气息。
清 嵌贝壳铜丝花梨木梳妆盒连枱
镜匣篇
北京市古琴协会理事、镜匣资深玩家吴振宇在20年前就开始收购镜匣。那时有专门去全国各地收老件的商人,由于吴振宇出的价格比别人稍高一些,算是收藏镜匣的大户,所有收来的镜匣要先经过吴振宇筛选,因而好的匣子就被他留了下来。吴振宇所收藏的镜匣,年代最早的为清代晚期所做,大部分为民国时期制成,当中也包含一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件。
镜匣是盛放女子梳妆用品的匣子,里面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又称镜奁或梳妆盒。北周庾信《镜赋》就有“暂设妆奁,还抽镜屉”的句子。先秦时期,女子专门放置梳妆用具的奁盒多为漆器,其制作十分精美。最早的奁盒是盛放铜镜的,《说文》中有载:“奁,镜匣也。”故此奁中放有一面铜镜。在镜匣背后往往都雕刻有美丽的图案或铭刻着祝福的话语。
镜匣与镜台在古代都属于身份和财富的象征。镜匣里面的首饰越多就代表女方家境越优越,大户人家的镜匣外观会描金镶珠宝,以凸现主人身份的尊贵。后来,镜匣发展为女子出嫁的必备品,再以后就成了普通女性日常搁置梳妆用品的盒子。总体来看,梳妆匣的外观多为小方匣,正面对开两门,门内装抽屉数个,面上四面为围栏,前方留出豁口,后侧栏板内竖三扇至五扇小屏风,边扇前拢,正中摆放铜镜。不用时可将铜镜收起,小屏风也可以随时拆下放倒。
清早期 黄花梨镜三屏式镜台
国内镜匣多流出海外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民用老物件涌入市场。类似梳妆盒、胭脂盒这样的老物件风靡海外。当时中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国内大众对这类老件的认知度较低,而外国人则特别感兴趣,因而大部分镜匣类的古董被运往海外。这类藏品的数量非常有限,几年的时间就基本被收光了。事实上,市面上这类女性的梳妆用物以出自民国时期的居多,清代的极少。”吴振宇如是说。
吴振宇告诉记者,他从玩古琴时便开始收藏首饰盒及梳妆盒,“这些东西在过去虽为女性所用,但我的收藏侧重点更偏向于画片,即匣子正面、侧面的图案。梳妆匣上面的描绘不仅像书画一样具有画面感,而且其描画题材十分广泛,包括各类花卉及历史故事等。”
此外,吴振宇还补充,每个地区的镜匣都带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南方与北方盒子的外观和纹饰有很大差异。整体来看,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镜匣具有一定的区别,从用料、做工到画风来看,可以明显感觉到清代的更为细致,民国的则稍显粗糙。吴振宇强调,这些镜匣上的画片和现代的工艺有所不同。在老件镜匣制作时,先要在木匣的表面裱上几层纸,然后在纸上描绘图案,最后还要在表面轻轻地刷上一层漆,其工艺制作有些类似漆器。
梳妆匣2 吴振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