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者相对汉统治者来说,历史过短,在初期没有形成自己的统治哲学,他们信奉的还是天神、关帝、菩萨等等。
顺治年间虽然也仿效明朝设立孔庙,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但那还带有入乡随俗的含义。
那时的清朝统治者正忙于用武力征服整个中国,整个天下,还来不及深入考虑对人民的思想统治问题。
康熙年间,全国政局趋于稳定,但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满汉矛盾并未完全消失。面对着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汉人,清朝统治者如果拿不出一套高明的统治办法,拿不出一种汉人可以接受的统治思想,刚刚缓和了的满汉矛盾有可能再度激化起来。
同时,由于李自成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满清贵族又闪电般地入关,建立清王朝,中国出现了天崩地裂的政治局面。
思想武器的批判戳穿了君主专制的腐朽性。当时一些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进步思想家开始怀疑自宋朝以来统治人民的官方哲学思想——程朱理学。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写了《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张子正蒙注》《读通鉴论》等思想著作,尖锐地批判理学中“君为臣纲”的封建伦理。他们的著述和思想,在民间,尤其是在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很快流传开来。
毫无疑问,这种思想的传播对清王朝的统治是极为不利的。当时的形势要求清朝统治者迅速确立起自己的统治思想。
康熙崇尚理学,将其奉为清朝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方面,朱熹的哲学是集中国唯心主义哲学之大成,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了比过去更为“严密”、“合理”的解释,而理学的本质又是维护三纲五常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宣扬“理”是永恒不变的,要求人民只能遵守,不能反抗。它不但能作为镇压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舆论,而且又能从思想上钳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反清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