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听历史老师讲过"程朱理学",但它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可能没几个人说得清楚了。这里说到的“理学”,不是数理化,“理学”的"理"值得是"天理"。那么"理学"是怎么来的呢?
北宋时期,传奇的武当山道士陈抟,有个徒孙,名叫周敦颐,他曾经写过大名鼎鼎的《爱莲说》,他还提出了"无极"的概念,写成了一本叫做《太极图说》的书。不过,他的两个儒家徒弟更有名,他们是一对兄弟,叫做程颐和程颢(hào)。
程颐,程颢
1058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进行变法,这让儒家保守派群起而攻之。王安石觉得这些老不死的太烦了,于是将他们统统从中央驱赶到了洛阳。这让以程颐和程颢为代表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突然没有政事的繁忙,闲得没事干,就聊聊天道人生吧。
这兄弟俩从师傅的《太极图说》的“无极”理论中,发展出“理”的概念,形成了理学的雏形。他们认为,在世俗社会之上存在一种自然规律和行为准则,周敦颐把它叫做“无极”,程颐程颢两兄弟则把它叫“天理”。这其实非常类似于西方哲学寻求"事物本质规律"的形而上学。
二程认为,“天理”的敌人是“人欲”,天理是合理的正当的诉求(比如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人欲则是不合理的或过分的*(比如要吃山珍海味,要抱着美女睡觉)。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应该是不断地去发现"天理",并且遵循"天理",同时去除“人欲”。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理学最基本的精神。不断发现天理的过程,就是学习理学的过程。
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
但很快,兄弟俩的观点就产生了分歧。程颢的观点是,因为人性是本善的,所以天理本来就存在我心中,所以只要在自己的内心下功夫就可以。但程颐却认为不能仅仅在挖掘自己的心灵,天理在外界,所以必须要通过学习去寻找天理,也就是说,必须要“格物致知”。
兄弟俩有一则轶事,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一次,兄弟俩去参加宴会,席间,主人给兄弟俩献上美女助兴,程颢对怀中美女温存备至,程颐却满脸怒容,对美女看都不看一眼。回家后,程颐指责程颢有辱斯文。程颢吃惊地说:“我在宴会上,怀里有美女,心中就有美女。我现在在家里,怀里没有美女,心中也没有美女了。”紧接着,程颢反而指责起程颐:“再看看你,你直到现在回家了,心中还是有美女!”
无论思想多么对立,作为理学的基本精神"存天理,灭人欲"都是统一的。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用四句话讲述了为什么要"存天理,灭人欲":
- 为天地立心:为社会重建精神的价值
- 为生民立命:为民众确立人生的意义
- 为往圣继绝学:继承过去的圣人的已经失传的学问
- 为万世开太平:为千秋万代开拓和平富强的基业
可见,不同于西方哲学喜欢研究地球围着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着地球转,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为政治服务的,充满了实用主义精神。
朱熹
北宋灭亡,到了南宋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将理学发扬光大,成为一代理学圣人,形成了完备的"程朱理学"体系。而陆九渊则继承了程颢的思想,开始形成了与理学对立的"心学",这个阶段的心学就被称为"陆九渊心学"。
理学的创立者虽然是道家,但所有人都承认,理学应归入儒家思想。梳理它的渊源的话,在孔子之后,儒家思想分成了好几派,其中有两派发扬光大,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派"在汉朝被立为国家意识形态(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孟子的"心性派"则在多年后的宋朝改头换面成了"理学"。
既然是来源于儒家思想,理学自然也就继承了儒家思想的致命缺点——只能在大一统的和平年代发挥作用,一旦出现乱世,儒家思想就只能干瞪眼了。看看下面的过程: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在汉朝大一统年代风光了几百年,到了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时,儒家就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佛系的清谈,啥儒家不儒家的,人都被逼得去幻想桃花源地了。
南北朝结束后,隋唐大一统王朝到来,儒家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唐帝国灭亡后,中国又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时代,到处都是军政府,儒家又消失了。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抑武扬文”,消失了将近700年的儒家又回来了,然后摇身一变成了"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