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开洋和大开洋,大鹰洋和小鹰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7:55:59

上图_ 牵星板

牵星板由12 块大小不一、正方形乌木板组成,最大的一块称为十二指板,最小一块称为一指板,从大到小依次递减一指。按现代计量长度,一指约2 厘米。另外,有用象牙制成一小方块,四角缺刻,缺刻四边的长度分别是上面所举最小一块边长的 1/4、1/2、3/4 和 1/8。

使用牵星术观测北极星时,手持大小合适的牵星板,手臂伸直,眼望天空。木板的上缘对准北极星,下缘对齐水平线。当测量不足一指时,用象牙“缺刻”及时补测。求得北极星高度后,船只就能计算出所在地的地理纬度。在没有指南针的时代,凭借牵星术的优势,中国人开启纵观天象、横行四海的航海之旅。

小开洋和大开洋,大鹰洋和小鹰洋(5)

上图_ 牵星板使用原理

《古董局中局》中,理工女戴海燕协助许愿解开了牵星术谜团。她认为鸡笼是台湾东北部的港口基隆,甲卯是指东北方,六更说的是航行12小时。当天空中北辰、华盖、狮子三星与海平面的夹角分别是十一指、一指和一指半时,正是“福公号”沉船所在之处。

早在两宋时期,牵星术在牵星板的辅助下,在远洋航海中广泛应用。北宋官员徐竞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叙述出使高丽经历时,说:“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进,若晦冥,则用浮南指针,以揆南北。”南宋文学家吴自牧在《谈薮》中记载:“梁汝南周舍,少好学,有才辨,顾谐被使高丽,以海道艰难,问于舍,舍曰:昼则揆日而行,夜则考星而泊”。

小开洋和大开洋,大鹰洋和小鹰洋(6)

上图_ 马可波罗(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出生于克罗地亚考尔楚拉岛,意大利旅行家、商人

元朝时,马可波罗对牵星术印象深刻。他的《马可波罗游记》“马里八儿” (今印度马拉巴)章节中,说:“在此国中, 看见北极星更为清晰,可在水平面二肘上见之”,在“科马利”章节中,载:“北方星座的一部分在爪哇看不见, 在此处三十哩之内可以看见, 并表现高出地平线一肘尺”。可见,牵星术的应用在中国相当普遍。

进入明朝,牵星术大放异彩。《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坦言:郑和船上设有三层类似于天文观测台的“天盘”,配有“观星斗阴阳官十员”,能够“日看风云,夜观星斗”。茅元仪编辑的《武备志》中,收录了20页《郑和航海图》,其中有5页半纪录着牵星数据,占全部海图的1/4。

小开洋和大开洋,大鹰洋和小鹰洋(7)

小开洋和大开洋,大鹰洋和小鹰洋(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