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流传着这样的老话:晋北的糕、晋中的面、晋南的馍,这充分体现了地区人文特色。在晋北,糕在百姓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吃和好看,更重要是“糕”与“高”谐音。在晋北人的脑海中,“糕”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是家和富贵的希望!
我是青同,喜欢就关注我!
山西晋北地区,坐落在土地贫瘠、气候恶略的黄土高原上。土地贫瘠、干燥、大风、寒冷、黄土造成了地区特殊的粮食作物。环境越是恶略越是造就了平凡而高贵的粮食作物。在山西晋北地区农家餐桌上,餐桌主食不只是单一的白面和大米,而是家里储存着高达8-9种家常粗粮主食,其中黄米面就是之一。山西的糕,特指糜子面(黄米面)做成的块状食品。糜子耐干旱、抗盐碱、适宜贫瘠土地耕种,是晋北地区重要粮食作物。
在晋北地区,原平市就属于一部分。在原平的餐桌上,一碗糕的含义变得丰富多彩。娶媳妇、嫁闺女吃“喜糕”,小孩满月吃“满月糕”、盖房子吃“上梁糕”、搬家吃“暖房糕”、老人生日吃“长寿糕”、 过年要吃“接年糕”、丧事吃“倒头糕”!
金黄酥脆的黄米糕
糕,根据原料分为两类:一类是“毛糕”,指是没有脱皮的糜子面蒸熟的大块糕,这类糕外观粗糙、吃起来口感硬而涩。另一类是“黄糕”,指是脱皮糜子磨成的面蒸熟后的糕,这类糕颜色金黄、口感绵软劲道。
黄糕分为两类:一类是“素糕”,指的是蒸熟不包馅、不油炸的糕。另一类是“油糕”,指的是蒸熟切块用油炸。
素糕(揉好直接就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