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科举制虽然已经出现,但征辟制度仍存。裴炎年轻的时候便在弘文馆中崭露头角,为此还得官府征辟,但一心向学的裴炎并未早早入仕,而是精研《左传》之后考中科举,方跻身于朝堂之上。
公元674年,武则天以“天后”的身份参与朝政,开启了二圣临朝的时代。她参与政事后,积极建言,重视农业,怀揣着的定国安邦的梦想。而裴炎也是此为目标,因此武则天虽非君,却对朝中的裴炎颇为赏识。
公元680年,裴炎被加授为同中书门下,成为大唐宰相,此时的他与武则天因着同一个目标已经站在同一战线。因此,他根据武则天的指示,在太子李贤宫中的搜出铠甲,以谋逆罪夺了李贤的太子之位。
而后,随着裴炎的才能逐渐凸显以及越发得到重用,他成了朝中风头一时无两的人物,高宗李治甚至让他在李显前往洛阳监国的时候处理东宫事务。李治死时,还曾留下遗诏让裴炎辅政。
如果历史继续下去,应当是裴炎与李显的君臣佳话,可惜李显并非明君。
当李显即位之后,极为宠爱韦后,因此大肆提拔的韦氏集团人员,尤其是韦后父亲韦玄贞。裴炎认为此举可能造成外戚专权,于是劝谏的李显。没想到李显情急之下,竟然表示自己皇位都能让给岳父,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官职。
听完此话的裴炎,深知眼前的阿斗怕是扶不起来了,反观垂帘听政的武则天政绩斐然,于是便将罪状告到了武则天面前,望武则天能够另立明君。
于是,李显的皇帝之位不到一年,便被武则天废黜。
分道扬镳在裴炎看来,武则天政治才能不凡,必定能够辅佐出一代明君。却没想到,当李显被废,李旦即位之后,武则天的心思并没有放在培育新皇身上,而是通过李旦进一步控制了朝政。
裴炎虽然性格有缺,但效忠的却是李唐皇室,于是两个曾经因着相同目标走在一起的人,逐渐又走上不同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