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性别跑者抬腿幅度对比
表2对比了不同水平跑者抬腿幅度,高级跑者在各个速度下抬腿幅度都要大于初中级跑者,说明高级跑者表现为更好地抬腿送髋能力,这种能力随着跑步能力的提升而变得更强。
表2 不同水平跑者抬腿幅度对比
表3显示了不同性别跑者后蹬幅度,大家可能奇怪为什么角度会从大变小甚至变成负值,这是因为运动学研究本身就要对关节运动分正负方向。
这里的髋伸定义为大腿相对于骨盆的位置,大腿相对于骨盆中立位向前运动为正值也即表现为屈髋,相对骨盆中立位向后运动为负值也即表现为伸髋,所以这里所指的伸髋不是大腿相对于躯*位置,而是相对于骨盆的位置。
如果是大腿相对于躯干,那么蹬伸时大腿肯定在躯*后方,但大腿相对于骨盆位置来说,由于跑步时骨盆本身就是前倾的,所以大腿相对于骨盆向后的幅度很有限,也就是说蹬伸发力时,大腿并不会明显位于骨盆后方。
从表3可见,随着速度加快,髋伸幅度加大,但加大的程度不如屈髋那么明显,这是因为解剖学的关系,大腿本身相对于骨盆向运动幅度就有限,你试试看站立位单腿后伸就知道了。
与女性屈髋幅度大于男性不同,男性大腿后伸幅度大于女性,说明男性蹬地发力更为明显。
表3 不同性别跑者后蹬幅度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