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都包含哪些行业,哪些行业是大消费行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20:27:57

17年食品加工具备双低特征后,受行业集中度提升催化行情。17年6月食品加工行业估值和基金持仓处在明显的历史低位。从估值看,截至2017/6/30食品加工行业PE为27.6倍,处最近两轮牛熊周期以来10%分位;从基金持仓看,17Q2基金对食品加工持仓比例为0.4%、处11%分位。供给侧改革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是食品加工行业本轮行情的重要驱动力,15年12月中央经济局工作会议提出16年以供给侧改革为主,推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资源配置能力得到优化,食品制造行业产能利用率由16年底的73.3%上升至18/03的76.1%,同期食品加工归母净利同比增速由3.5%上升至22.7%。行业基本面改善下食品加工板块行情展开,在双低后(2017/6/30)食品加工行业3、6、12个月区间涨跌幅分别为11%、21%、17%,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7、12、21个百分点,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

大消费都包含哪些行业,哪些行业是大消费行业(5)

3.当前双低行业“否极”能否“泰来”?

我们在前文提出,行业出现“双低”特征后,上涨概率、涨幅随时间拉长而提升,其中消费、科技类行业“双低”后胜率和涨幅更高。那么当前哪些行业已经处于“双低”状态?当前医药、纺服、家电、计算机、传媒、银行、保险、证券、建材估值和基金持仓分位数都低于20%。产业链方面,数字经济也基本处于“双低”状态。从基金配置看,22Q3基金重仓股中数字经济产业链市值占比下降至11.1%、处13年以来从低到高5%分位,相对自由流通市值低配2.1个百分点、处13年以来5%分位。从估值看,数字经济相关行业估值处在历史底部:当前电子PE为25倍,处13年以来5%分位;计算机PE为44.4倍,处13年以来16%分位;通信PE为26倍,处13年以来0.4%分位。以上行业和产业链都处于“双低”状态,但这并不代表一定能上涨,“双低”行业是否有行情将取决于行业的催化因素。

数字经济方面,政策支持下智慧城市加速落地或成行情催化剂。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已是国家战略,根据中国移动的预测,2025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超50%。细分领域中数据中心、云计算、5G等新基建是政策发力的主要方向。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涵盖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下游领域有望成为新基建未来重要的切入点。智慧城市有望成为新老基建的桥梁,在城市管理的各环节中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进行集合应用,通过各要素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协同,增加城市之间以及内部的联动,大幅提升城市治理的效率。近期智慧城市政策正在加速落地中,9月5日上海市提出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9月28日,重庆提出计划到25年建设车路协同道路超过1000公里。随着各地智慧交通项目正在加速布局实施,预计到2030年我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或超10万亿。10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化正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转型,新能源车产业有望从硬件制造逐渐向软件和生态演变,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两大主要领域:智能座舱在AI、生物识别等技术支持下可以进行人与汽车的智能交互,根据HIS、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2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740亿元,同比增长14%;自动驾驶方面,中国互联网企业自动驾驶技术领先,未来中国自动驾驶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中商情报网预计2022年中国无人驾驶产业规模将达到2894亿元。

此外,以医药为代表的部分消费行业也处于估值、配置“双低”状态。但目前来看,国内疫情对消费基本面仍有扰动,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较8月回落2.9个百分点。消费基本面复苏可能要等疫情影响逐渐减退,消费股行情的催化剂也需要等待逐步验证。

大消费都包含哪些行业,哪些行业是大消费行业(6)

大消费都包含哪些行业,哪些行业是大消费行业(7)

大消费都包含哪些行业,哪些行业是大消费行业(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