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粉皮滑肉汤的做法,潢川粉皮滑肉汤怎么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21:09:29

那会儿没有天然气没有电,甚至蜂窝煤也没有,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用土坯或青砖砌成的灶台,上面的灶眼坐上一只或两只大铁锅,用来炒菜做饭烧水。蒸米也用大铁锅,这些高手们能把米饭蒸得炉火纯青,不仅蒸出的米饭香,米饭吃完了下面还有一层黄澄澄的“锅巴”,潢川话把“锅巴”说成“格巴”。肚子里缺油少盐的孩子们二三碗米饭吃了要说也吃饱了但总感到意犹未尽,眼巴巴地看着锅里那焦黄诱人的锅巴心情可以理解,然后由大人或为首的孩子按人头平均分配,基本上达到皆大欢喜。潢川人特别好吃,特别能吃,也特别会吃,他们给自己找到一个绝好的借口,说水土寡,这也是实情。后来我从电视上听专家们说过,水土寡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面粉比大米营养丰富得多,所以吃大米为主的地方的人,比吃面粉为主地方的人就会馋一些。

后来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一些了,潢川人仍然首先考虑的是吃。比如中午不用问家家户户都是大米饭,关键是什么菜,一般都是荤素搭配,得有一个主菜,像红烧肉、红烧排骨、红烧鱼、红焖鸡等,反正得有一样,再配俩小炒一个青菜。家家户户都会有两个潢川特制的大瓦罐,一个卤肉,一个炖汤。卤罐讲究老汤,有的人家一罐卤汤能保持很多年头,时间越久卤味儿越醇厚,不少人家里经常做卤菜,不仅卤猪肉牛肉,还卤豆腐卷儿之类。汤罐使用率更高,潢川人炖汤不同于粤菜中的汤,广东那边儿讲究老火靓汤,清淡少盐,喜欢加中药材,而潢川炖的汤讲究浓肥醇香,有老母鸡汤、老鸭汤、排骨汤、大骨头汤,还有一种汤叫“裤腿皮”。炖汤的人看见买回的肉食越肥越高兴,她们把整块的肥肉切碎,把切碎的肥油炒化,然后将把洗净的肉材倒进锅内一块炒到肉材水份烧干出油后放葱姜盐,然后加开水把汤倒进瓦罐用文火慢慢炖,直炖得出神入化香气四溢,最后再放些只有潢川才有的“愣头青”萝卜或者山药继续炖。炖好的汤盛到碗里上面飘一层油,这层油盖着汤,使滚烫的汤连蒸气也不冒却暗藏*机,潢川人对这种汤有个说法叫“热汤不冒气,烫死傻女婿”。说起这句话还有个小典故。

“结婚头三天不分大小”,闹新女婿新娘子也是各地都有的风俗,特别是新女婿,三天陪新娘回门时势必要受一翻捉弄。一般都是女家邻里间的一些叔伯嫂子们闹得最厉害,她们就会专门端出一碗这样的汤让新女婿喝,一边还假意地催促:“快喝吧,趁热,凉了就不好喝了。”那新女婿新婚大喜冲昏了头脑,另一方面也想表现自己很优秀,端起碗就喝,谁知那看起来纹丝不动的汤却那么烫嘴,心中暗暗叫苦还不好意思说。看着新女婿们唯唯诺诺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在一旁专等着看笑话的嫂子们和那些大姑娘小媳妇都笑得前仰后合。不过有些细心的家长会提前交待告诉儿子:先不要喝汤,慢慢把碗里的肉、萝卜、山药挑出来吃吃,等汤凉一点儿再喝。在那个生活节奏慢、条件又比较艰苦的岁月,不管是城里或乡村,谁家要是娶媳妇,总会给乡亲们带来好几天的欢乐。虽然简单、短暂,但必竟还是热闹,为那时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大巷街和中大街的交汇处,是个不大的丁字街口,是潢川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窗口。杨爱华老人回忆说:

城郊的菜农天天都会把新鲜蔬菜挑到这里来卖,那时候没有使用农药化肥,各种时令鲜菜收拾得干净整齐,而且物美价廉,让比较“讲筋”的城里人也无可挑剔。卖肉的也没有店铺,用木头做一个冂形的木架,潢川话叫“肉架子”,摊位相对固定,谁在哪地方卖肉就老是在那儿卖,有的可能几辈人都不挪地方。整扇的猪肉用大铁钩子往架子上一挂,一目了然,指那儿割那儿。不少卖肉的练得“一刀准”,要半斤一刀下去准割八两(旧秤十六两制)。牛肉羊肉也都是挂在肉架子上任顾客挑选。卖鱼的有鱼行,也有单挑的,一大早鲤鱼、草鱼、鲢鱼、鲫鱼、黄鳝、泥鳅统统上市,活蹦乱跳应有尽有,指哪条称哪条,包你满意。还有几样比如绿豆丸子、凉粉皮、咸白菜、罗卜干都是潢川特有的地方特产。绿豆丸子是纯绿豆加工做成的,一般就是樱桃大小,经过几遍油炸可直接干吃焦香,也可水煮佐菜,味道很不一般,市场里一年到头都能买到。

记得小时候每到傍晚都有一个老人挑着担子卖绿豆丸子汤,一头上面一个大瓦盆下面有炭火,那盆里的汤不停冒着热气,绿豆丸子和黄豆芽在汤里上下翻滚,老远都香喷喷的,我们那时若能有一碗绿豆丸子汤就是很好的享受了。

那里的凉粉皮绝对是绿豆粉,泛着淡淡的绿色,直径八寸左右,半透明,吃的时候切成条,夏天放些香油、盐和醋,加点儿蒜茸荆芥凉调,有的人家一年四季做汤都少不了粉皮。

再说这罗卜干咸白菜,那可是俺们潢川老百姓们越冬的常备菜。罗卜干是在每年的冬天下霜以后,把罗卜洗净切成丝或丁,用盐腌一两天,然后在席子上摊开晒干存放。冬天鲜菜少的时候,先用放凉的盐开水罗卜干泡发,加上红辣椒丝、芹菜、生姜、蒜苗放置几天,吃的时候滴点儿小磨香油和酱油,绝对是上好的下饭小菜。咸白菜则是潢川冬季特有的一种青菜,把前边说过菜杆特别长的箭杆白洗净后在小水缸里一层层摆放,每一层都撒上盐腌一星期,腌成的咸白菜杆子微黄,叶子泛黛青色,透着鲜嫩的脆,用小磨香油一调即可食用。一般都是切碎炒一炒,放点儿蒜苗,条件好的还可加肉沫一块炒那就更好吃了。到了冬天,大米红豆稀饭熬得黏呼呼的,有这两个菜就能多吃一碗稀饭。这两样菜又好吃又便宜,自己又能做,还能长时间存放,特受潢川人的青睐,家家户户都会存放很多,从来都吃不腻。

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会“晒腊肉”,先把猪肉、牛肉、鸡、鸭、鹅、鱼等等进行腌制,腌好后拿出来挂在房檐下晾晒,这时候看房檐便知家境,条件好的房檐下挂得琳琅满目,除了猪肉牛肉鸡鸭鹅鱼外,还有猪心猪肚猪蹄香肠等等应有尽有。前面讲过每家都有一个卤罐,春节前夕都会把这些东西卤上一部分以备过年食用。那时还没有冰箱,卤腊的东西都比较能存放,有条件的家庭晒的腊肉差不多能吃到端午节。

潢川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串门,过了年三十,从初一开始便开始串门“拜年”。亲戚们按辈份排列,今天到老大家,明天到老二家,七大姑八大姨你来我往,好一阵子张罗和忙碌。待客菜都是节前就准备好的,该洗的都洗了,该卤的都卤了,该炸的都炸了,该剁都剁了,该炖的都炖了,随时做起来比较方便。上门的客人吃完喝完以后,碗筷一收桌子一擦,主人去刷锅洗碗,客人便磕瓜子吃糖喝茶聊天,凑手了打打麻将,一整天充满了喜庆。即使是在那些艰难的年头,潢川人过年也会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都展现出来,来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条件差的看见别人家有什么,怕自己家孩子眼馋,一咬牙一跺脚:别人有的俺也有!于是就较上劲儿了。潢川不像北方年前要蒸好多馍,吃得发霉长毛,而是只蒸少量“精品”,比如糖包肉包,大部分是买前面说过的“高桩馍”,这馍用前边讲过“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爱喝的米酒和面,而且面得和得很硬,手工糅制,蒸出来的馍一薄层一薄层非常好吃,而且易保存,什么时候馏出来都新鲜如初。剩下的不馏也可以吃,吃的时候掉渣,嚼着很甜。

潢川人过年前有两个比较大的工程,一项是卤肉,主要是做款待客人的冷荤,临时方便;第二是炸东西,潢川叫“过油锅”、“炸油货”,要烧肉、酥鱼、肉丸子、素丸子、炸鸡、炸麻叶、锅巴、糍粑……一直炸它个昏天黑地。饺子馅要准备荤素两种,还会炖上两罐子汤,比如老母鸡汤或排骨鸭汤等,根据情况,不想包饺子的用汤下挂面更方便。那时做梦也梦不到还有冰箱这么好的保鲜利器,都是过年时老天爷给个天然的“大冰箱”,冰天雪地里放上很多东西也不会坏。一句“过年哩!”让大家对人对己都多了些平时少有的宽容,多了些“豁出去”的豪迈!

说到吃,还有一样菜,不得不提,那就是我们平时叫“腊菜”,也叫“雪里蕻”的。杨爱华老人回忆说:这菜有一大特点,夏天一般不容易变质。买回洗净用盐腌两天,然后焯水捞出后放在太阳下晒干。这么一折腾的腊菜基本变得“漆黑”。漆黑不要紧,它味道很好。它最大功能就是“吃油”,我们家乡人爱吃红焖肉红烧肉,到夏天就觉得有些油腻吃不下去,这时家里“掌勺的”就会把那些吃不下去的肥肉放到那“漆黑”的“腊菜”里回回锅,这么以来,肉里的油脂都会被吸到腊菜里,肉吃着也不腻了菜也更好吃了,这种家家都会做特别好吃特下饭的菜,其实就是“梅干菜”,潢川叫“腊菜”。

还有每到中秋前后,鸡头子、菱角上市。现在爱嗑鸡头米的主儿都会买好多放在冰箱里冷冻慢慢吃,不管啥时拿出来加工都和新鲜的一样。好多在外地的潢川人也会买些带回去,有的托亲友捎代或者发快递。杨爱华老人说:“这鸡头子刚加工出来趁热一嗑一个整米就出来了,吃到嘴里不好形容是一种什么味道,只有土生土长的潢川人才会品出鸡头米那家乡特有的不同于一般坚果的那种特殊味道,吃起来有滋有味。”回忆起鸡头米,杨爱华老人想起两个字:“市面上买回的鸡头子都是卖家‘糙’好了的,回来以后加少量水刚淹住鸡头米即可半蒸半煮,俺们潢川叫‘烀’”。杨爱华老人说,“我还专门查《新华字典》,‘烀(hǔ)’,就是用少量的水,盖紧锅盖加热,半蒸半煮,把食物加工煮熟,如‘烀鸡头子’。为此,我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

潢川粉皮滑肉汤的做法,潢川粉皮滑肉汤怎么做(9)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