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泉州一直被誉为“戏窝子”,有着丰富多彩的泉州地方戏剧剧种,如古老的木偶戏、打城戏、梨园戏、高甲戏等,这些戏种历经了晋、五代、唐、宋、明、清至今近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
大摇摆人
南安大摇摆人,又名大摇人,它是一种大神尪仔艺阵,主要流行闽南厦漳泉、福州和台湾中北部地区。其集雕刻、竹藤编、刺绣、舞蹈、音乐艺术于一体。出巡表演时,表演者钻入制作好的大摇摆人空身躯内进行各种形象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闽南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内涵,是闽南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扮演的角色主要包括八仙、福禄寿、土地公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龙王、圣母、黑白无常、电音三太子(身披五彩衣、头戴锦冠、脚踩虎头靴,金吒、木吒、哪吒憨态可掬)等。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县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中国十大主要陶瓷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和经济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一种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种是将泥塑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干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一千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的。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木偶头(傀儡头)是木偶艺术的角色头部造型,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无名氏雕刻能手, 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光前的雕刻艺术大师。江加走,字长清(1871—1954年),泉州市丰泽区清源街道花园头村人,其父亲江金榜是雕刻粉彩木偶头像的民间艺人,江加走为第二代传人,11岁开始随父学艺,15岁就学会很多雕刻手艺,18岁父亲病逝后继承父业,终生从事木偶头雕刻,把父亲传授的50多种木偶头像和一种“平髻”的梳头方式,继承发展创作出了285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其中250种都有称谓,新编梳十余种不同式样的头髻和发辫,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过万余件之多。
泉州金苍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