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糖在民间俗称‘谷花’,清代年间便已经有了。
大部分的糖果点心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
大人要不爱吃,要么舍不得吃。
可这米花糖却是老少咸宜的一道点心。
叔还记得那时候的米花糖,通常都是用油纸包装的。
半透明的油纸隐约间透露出内部的米花糖,
撕包装这件事也变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点点的扯开包装纸,
一块诱人的米花糖展现在面前。
除了糯米、黑芝麻、花生之外,
若是家里的大人今日口袋里票子丰厚,
说不定还能吃到核桃呢!
米花糖的前身是炒米,
炒米并不是什么金贵的吃食,
主要原料就是蒸熟后阴*糯米和红糖,
配合上开水冲调食用。
甜嘴又能饱腹,是贫穷年间人们拿来哄孩子的玩意。
后来人们渐渐富裕,却也忘不了这味道。
将炒的做法改为了油酥,
红糖也用白糖取代,
并且还加入了花生、核桃、芝麻等辅料,
逐渐形成了如今米花糖的雏形。
米花糖除了直接食用之外,
有时候亦可以反过来,
用开水冲调也是很好的选择。
将大块的米花糖分割成小块,
放入到碗或者杯子当中,然后加入开水。
米花糖含有极高的热量,食用过后会有很强的饱腹感。
如此‘务实’的点心,难怪大人们喜欢吃了。
从前每到过年时节,家里就会请人来做“米花糖”。
叔依稀记得那位做米花糖的师傅是个约莫四十岁的女人,
身形十分魁梧,有一把能与男人想比的好力气。
她的手艺很好,架子也大,一进门先饮茶,
随后将自己带来的家伙式一件件拿出来。
然后便嘱咐我们生火烧锅,准备炒米。
母亲早早就备好了拌了猪油的糯米,
等着这位师傅来炒。
这一步倒是不难,只是费力气。
紧接着的就是熔糖,
米花糖所用的糖是麦芽糖,
麦芽糖的纯度也是直接决定米花糖制作完成后的口感。
麦芽糖则是一项非常讲就技术的活,
所以母亲没有办法自己做米花糖,
因为熔糖几乎全凭师傅的经验,
普通人根本没办法掌握。
用汪曾祺的话来说,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麦芽糖融好了之后把之前炒好的糯米放入锅中,
进行来回均匀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