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羊肉羹
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羔" "美"为"羹"。羹,在上古就是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
古人觉得,羹里面加上米一起熬煮,不仅营养更加丰富,米香肉香合在一起味道也更好。
《礼记·内则》就非常具体地记载了糁的做法: "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牛肉羹
当然,能吃得起肉羹的,都是贵族,老百姓只能吃菜羹,就是煮熟带汁的蔬菜。
《墨子·非儒下》和《庄子·让王》都曾记载:"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
藜羹,就是用灰灰菜煮成的菜羹。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处于困境,七天没有吃粮食,煮的野菜汤里没有米粒。
玉米糁
糁,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早在《周易》的时代, 就已经见诸记载了。
《易·鼎》云:"鼎折足,覆公餗(sù,音素)。"
大意是,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足折断了,把鼎里面所有的"餗"都倒出来了。
"餗"又是什么呢?
唐代孔颖达疏:"餗,糁也,八珍之膳,鼎之实也。"
餗,就是糁,就是鼎中所盛的米菜食物,藉以泛指佳肴美食。
《周礼·天官》也说:"羞豆之食,酏食,糁食。"
糁,山西平定方言读作sá(音撒)
羞豆,是指古代祭祀宴享时进献食物的一种盛器;酏(yǐ,音意),是指酿酒所用的清粥。这句话的意思是,进献羞豆所盛的食物是酏食、糁食。
糁,亦作"饭粒"讲。《说文·米部》:"糂,粒也。"段玉裁注:"今江南人俗语曰米糁饭,糁谓熟者也。"
糁,又作"洒、散落"讲。明汤显祖《牡丹亭·魂游》:"呀,你看经台之上,乱糁梅花可也。"不只是梅花可以散落,人们在做糁饭时,也可以抓起面粉朝锅里撒落,所以叫"糁"。
糁,又作"黏"讲。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糁,黏也。"做好的糁食,自然是黏性的。
米和羹也好,饭粒也罢,抑或撒落、黏饭,这些都是"糁",都和"糁"这一粥饭密切相关。
到底是"糁饭",还是"馓饭"今天的糁饭,可以是肉粥,也可以是玉米面粥。
"关不完的医馆, 开不败的糁馆",糁,在山东临沂,是一种闻名遐迩小吃。历史上临沂糁业兴旺, 如今更是糁铺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