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懂腊肉的人,能在四川中江县富强村的腊肉里闻出一丝柏树油脂的香气,它源自用于熏制腊肉的柏树,当地人称之为“柏丫”。其实这股香气不仅弥漫在富强村,也是四川人记忆中的“老味道”。从事腊肉生产15年的老手艺人凡金武说,家乡腊肉的风味,就在柏丫的一台台土灶间。
四川腊肉,年底春节正是味道最好的时候。受访者供图
凡金武说,在富强村,每年开始制作腊肉多在中秋节过后,最晚11月也会陆续开始,到了年关团聚时,正是这腊肉最好的“赏味期”。制作腊味,是留守家乡的人年年往复的传统。“今年腊肉的销量比往年稍稍逊色一些,但通过网上销售,一年也卖出了1000多吨,发往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说起四川腊味与湖南腊味的区别,很多人觉得差别并不大,在大体的制作流程上,凡金武也表示没有太多不同。那么如何区别两地的腊味?“最重要的在于熏制的材料,以及对于辣椒、花椒的运用。”
大概没有哪个地域,比川渝地区更懂得运用麻辣。“四川和湖南在腊肉上的做法或许差不多,只是用料不一样,像我们这边更喜欢加花椒或者辣椒,配合五香调料,将腊肠腌制出更多风味。”凡金武说待腊肉自然晾干后,用柏丫条熏制,也是为腊肉打上一道家乡的标签。用于熏制的柏丫,通常要自带绵延的香气,在传统做法中,将柏丫打湿,蒸腾的烟气会将挂在土灶上的腊肉团团包裹起来。
湖南地区制作腊肉更看中色泽,因此多选果木等油脂偏低的木材,而在四川,则是柏树独特的油脂和香气赋予了腊肉特有的风味。在全程约30天的制作过程中,腊肉留住了年味,也留住了家乡的烟火气。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