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实验我做过很多次,都证明了牛肉本来的味道,才是我们要得到的。也因此明白了肉味变化的原理,厨子话说:
生着腥臭,熟了鲜香。
⒊这样吃到你想要的味道。
以上所有的叙述,包括古人和牧民吃肉的启发,都证明着我们吃肉被束缚在一个误区里,认为在煮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调味料,去改变肉的味道,就是美食了。但是根据美食的基本原理,我们终于知道错在哪里:
●食物由必须的食材组成;
●食材经过烹饪达到可食程度;
●各食材保持原本味道。
这段话比较拗口,举例说吧:做一碗淮南牛肉汤,牛肉牛杂要煮熟切片,汤自然熬好,粉丝发好,千张切丝,然后放一起汤里烫了,放入碗里浇上牛肉汤,放盐和香菜,最后撒点胡椒粉,就成美食,可以开吃了。
做这碗汤的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是食材。所有准备中的食材,既要整到可食用状态,又要尽量保持各自的原味;
第二是食物。所有食材混合放在碗里,再调合味道,才成为美食。
同理可证,牧区吃牛肉,也是这个程序。先把牛肉原味煮熟,是为食材;和了咸菜或盐巴进口吃,才算是食物,煮熟的牛肉只能称为食材。
这就是真正意义的美食定义。
后记: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对食物的理解就透彻了。譬如扒牛方,先要把牛头肉白水煮熟了,
切块装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