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们的节俭内涵体现在何处?
宋人家庭节俭教育的内涵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特色和内涵,节俭是其中最为闪耀的一颗文化明珠。
通过翻阅古籍,学者能发现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家庭教育中,崇尚节俭是必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繁荣发展的宋代也不例外。
在宋人士人的观念中,“扬俭抑奢”是立身与治家之本,因此可以很好的概括他们的节俭内涵,一共有四点。
第一点是俭节兴家淫奢败家。宋代士人将节俭作为家庭的兴旺之法,他们除了自己坚持节俭外,还以俭治家,将优良作风推行到整个家庭当中。
如倪思在《经锄堂杂志》中就有“……俭则可以立身,俭则可以传子孙……”一句,说明他对节俭是极为看重的,强调节俭之风一定要长存于家庭。
司马光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奉身节俭,将节俭划入治家规则。
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税收支出,亦或是家财管理,他都要求自己和家人要省吃俭用,从不讲究生活的豪派,将节俭持家的作风落到实处。
王旦每次散朝回家时,都会要求家人和侍从“席地聚食”,还主动吃剩菜剩饭,每当妻子有意见时,他都会以“一米一汤应当珍惜,唯有节俭才能发展”的理由说服妻子。
因此他才得以流芳千古,子孙后代也榜上有名。
宋代士人普遍将节俭作为家庭稳定发展和兴盛的根本条件,认为奢侈会破坏家庭的风水和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极力主张节俭。
第二点是节俭寡欲,唯俭养德。从先秦时期开始,诸子百家就就将节俭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还提出不同的观点加以证明。
如孔子的“……与其奢也,宁俭”和老子的“三宝”之说,其中一宝就是节俭,《左传》一书中也有“俭,德之共也”的说法。
这样就可看出,“节俭是道德”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得到文人阶层的认可。
于是,宋代士人家庭将其继承下来,作为子孙后代传承的道德要求,训诫后代要养成节俭的美德。
如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指出的数种奢俭案例,告诫司马康“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的道理,所谓的“唯俭养德”便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