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节俭是评定个人有无道德的标准之一,因此士人为了提高文化内涵,纷纷都自发养成节俭的习惯。
相应的,节俭会让人的*降至最低谷,即寡欲,而当君子寡欲后,就能不被世间万物奴役,进而“直道而行”。
在宋人士大夫心中,节俭就像清泉,需要他们用一生的时间让其不断流动,同时,节俭又像美玉,需要他们全神贯注的守着。
由此看来,节俭的地位已然越来越高,从它可以修身养性到可以修身正己,再到可以促进家庭的繁荣发展,都说明宋代士人对其的非凡重视。
范纯人曾明确指出,君子应以俭为德,节俭是各种美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历史上荒淫、挥霍无度的商纣王、夏桀和隋炀帝等,都“身体力行”的说明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唯有以俭养德,才会促进个人及家庭的发展,这是宋代士人的价值观所在。
第三点是节俭近乎礼,戒奢远耻辱。宋代士人虽讲求勤俭节约,但不是何处都省,在节俭的基础上,他们要求俭要有度和合礼,应该符合理学和礼仪规范。
司马光就有“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的说法,意思是:待客之礼不在于一次性送出多么贵重的待客之物,而在于下次相聚时待客礼节是否还周到。
这就说明了节俭不等同于吝啬,只有节俭和礼仪融为一体才能真的行之有效。
最后一点是理财要节俭,管理与储备,宋代士人家庭节俭教育主要表现在家庭的治生理财上, 他们通过节俭来进行家庭收支管理,提出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
首先是制定规则,设置家庭主管,做到互相监督,尽量避免个别家庭成员铺张浪费的现象出现。
最后是家庭主管要严格监控家庭财务,做好各种开支登记明细,做到“量入为出,则不至乏用矣”。
那么,宋代士人除了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推动家庭发展的原因来提倡节俭外,还有什么原因?
宋代士人秉持节俭家风的原因宋代士人之所以节俭,有着历史沉淀、社会背景、名士推进和倡导等多种原因。
中国家庭教育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产生,从先秦到秦汉再到魏晋南北朝,又从隋唐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再到近现代,家庭教育在漫长的历史中曲折而缓慢的发展。
从开始到兴盛,从不完美到完美,家庭教育走了不少弯路,但也留下了许多良好家风,秦汉时期提出的节俭教育就是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