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哈鱼洄游遇到的危险之一
渔民在进行捕捞作业
大马哈鱼是水中的“美人”,形体修长,胖瘦适度,鳞细有光,脊背灰褐,腹色淡红,两鳍精美,游水的姿态优雅而敏捷。鳍、腹鳍各一对,背鳍、臀鳍各一个。有一个很小的脂鳞与鳞相对。体色变化大,入河洄游时色彩非常鲜艳。背和体侧黄绿色,腹部银白,体两侧有10~12条橘红色斑纹,雌鱼较浓。大马哈鱼属于溯河洄游性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北纬35°以北的水域,亚洲沿岸和美洲沿岸均有分布。洄游逆流进入我国境内的黑龙江、绥芬河、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其生活习性也独具特色,大马哈鱼在海洋生活3~5年,性成熟后,每年秋季成群结队渡过鄂霍次克海,绕过库页岛进入黑龙江,溯回原来的繁殖场进行产卵。每年9月在乌苏里江口即可捕到大马哈鱼群。大马哈鱼由于长途艰辛游,加之产卵,体力耗尽,完成了繁衍后代任务后不久即死去,所以又被称为死不回头的鱼。其尸体也奉献给子女食用。
抚远三角洲的地形图
抚远街头成堆的卖大马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