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西幕
在河西期间,哥舒翰发动开边战争,取得一系列胜利。为歌颂胜利,高适有《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等一系列诗作。他曾随哥舒翰入朝,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盛赞高适。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发。进入安史之乱后,高适的诗歌创作大幅减少,但文赋创作却达到了新的高度。十二月,高适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潼关。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高适出逃,在河池郡(陕西凤县)赶上了出逃的唐玄宗,向唐玄宗陈事说明潼关失守是因为监军不体恤军情、自相用事,还说唐玄宗“西幸蜀中未足为耻”。他随即被任命为侍御史。八月到成都后,升任谏议大夫。
出镇淮南
乾元元年(758年),因为人正直敢言,得罪了权宦李辅国,高适被贬为太子少詹事,分司东都。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升任彭州刺史。上元元年(760年),调任蜀州刺史(四川崇州)。在入蜀赴任后,他得知杜甫也在剑南,便写下了《人日寄杜二拾遗》。
宝应元年(762年),唐玄宗、唐肃宗相继逝世,唐代宗征调严武入朝修建二帝陵寝,高适代严武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成都尹。高适为缓解百姓劳弊、专心应对吐蕃威胁,上奏请求合并剑南东川、西川节度使,未被批准。宝应二年(763年),吐蕃兵犯成都,高适率兵迎战,大败吐蕃,收复失地。
宝应三年(764年),唐代宗任命高适为御史大夫兼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平永王之乱。高适赴任途中,与淮南西道节度使来瑱、江东节度使韦陟会合于安陆,结盟誓师讨伐李璘。高适尚未到达广陵(江苏扬州),李璘已经败死。于是他指挥淮南部队参与援救睢阳的行动。
高适在淮南期间,以仁政爱民,恢复了淮南的秩序和安宁。他还与李白、杜甫等诗人保持书信往来,互相赠诗。他的诗歌风格也有所变化,从边塞诗的雄浑悲壮,转向对乡土风情的细腻描写。
蜀中为官
乾元元年(758年),因为人正直敢言,得罪了权宦李辅国,高适被贬为太子少詹事,分司东都。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升任彭州刺史。上元元年(760年),调任蜀州刺史(四川崇州)。在入蜀赴任后,他得知杜甫也在剑南,便写下了《人日寄杜二拾遗》诗。当时杜甫未能及时回复,直到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将死之时,才写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
高适为缓解百姓劳弊、专心应对吐蕃威胁,上奏请求合并剑南东川、西川节度使,未被批准。上元二年(761年)五月,率兵跟随西川节度使崔光远平定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崔光远部将花敬定大掠东川,唐肃宗罢免崔光远,任命严武为剑南西川节度使。